[实用新型]一种纯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37672.7 | 申请日: | 2019-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0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 发明(设计)人: | 于锋;曲大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 |
| 代理公司: | 32322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学文 |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包括车体、电池组和对接筒,所述车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对接槽且对接槽配设有防护盖,所述对接槽左侧内壁中间位置开设有充电插槽且充电插槽与电池组电连接,所述对接槽所在位置上下两侧的车体内部水平交接有微型电动伸缩杆且微型电动伸缩杆与电池组的供电端电连接,同时微型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处于对接槽内部。本实用新型电池组充满电后,产生饱和反馈信号,并且通过继电器产生电信号跃变,使得微型电动伸缩杆伸长,从而通过卡块与U形卡框的配合将充电插头与滑柱推回对接筒内,实现充电完成后完全断开,避免继续充电伤害电路,并且此时由于转杆端头扣在扣槽内,避免了对接筒从车体上掉落出来。 | ||
| 搜索关键词: | 对接槽 电池组 电动伸缩杆 车体 对接筒 本实用新型 充电插槽 电连接 继电器 纯电动汽车 充电插头 充电完成 充电系统 反馈信号 上下两侧 转杆端头 左侧内壁 充满电 防护盖 供电端 伸缩端 掉落 伸长 侧壁 断开 滑柱 卡块 扣槽 推回 跃变 充电 饱和 电路 交接 伤害 配合 | ||
【主权项】:
1.一种纯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包括车体(1)、电池组(2)和对接筒(15),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对接槽(6)且对接槽(6)配设有防护盖,所述对接槽(6)左侧内壁中间位置开设有充电插槽(5)且充电插槽(5)与电池组(2)电连接,所述对接槽(6)所在位置上下两侧的车体(1)内部水平交接有微型电动伸缩杆(4)且微型电动伸缩杆(4)与电池组(2)的供电端电连接,同时微型电动伸缩杆(4)的伸缩端处于对接槽(6)内部,所述微型电动伸缩杆(4)与电池组(2)的饱和反馈模块之间电连接有继电器(3),所述充电插槽(5)所在位置的对接槽(6)内壁上环绕开设有环形滑道(23),所述环形滑道(23)内嵌合设置有转环(25)且转环(25)环绕着充电插槽(5),所述环形滑道(23)的对角位置处均嵌合设置有曲线弹簧(24),曲线弹簧(24)的一端固接着环形滑道(23)的内壁且另一端固接着转环(25)的侧壁,所述转环(25)的外端面上下侧均开设有卡槽(31),所述卡槽(31)内底部设置有收缩开关(32)且收缩开关(32)电交接在微型电动伸缩杆(4)和电池组(2)的输电端连接的电路之间,所述对接筒(15)插在对接槽(6)内且对接筒(15)内部水平设置有滑柱(9),所述滑柱(9)的左端头处固定交接有充电插头(8)且充电插头(8)正对着充电插槽(5),所述滑柱(9)的右端固定交接有输电线(19)且输电线(19)与充电插头(8)电连接,同时输电线(19)末端穿出对接筒(15)右侧连接着充电桩,所述滑柱(9)的左端头上下侧壁处均固定交接有U形卡框(26),所述微型电动伸缩杆(4)的伸缩端固定交接有卡块(27)且卡块(27)对应卡在U形卡框(26)内,所述对接筒(15)的左端上下外壁处均水平固接有弹性伸缩杆(28)且弹性伸缩杆(28)的伸缩端抵触插在卡槽(31)内部,所述对接筒(15)在靠近左端外壁上环绕固定交接有限位盘(20)且限位盘(20)贴合在对接槽(6)所在位置的车体(1)外壁上。/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2043767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备控温能力的充电枪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可转换式的电动汽车连接器插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