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打磨用碎屑自动回收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524246.7 | 申请日: | 2018-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8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熊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小八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B24B5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67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打磨用碎屑自动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腿的顶端与切割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四个支撑腿分别位于切割台下表面的四角处,所述切割台的下表面与第一连接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该机器人打磨用碎屑自动回收处理装置,通过设置螺纹柱、螺纹帽、第一轴承、第一滑杆、第一固定板、第一连接块和第三把手,当需要清理底板上的碎屑时,工人摇动把手正转使得圆盘正转,使得两个第一支撑板分别带动两个海绵块相远离至初始位置即可,从而不需要工人使用手动拿着工具清扫碎屑,从而节省了工人的时间,从而不会耽误工人的工作使得工人工作效率提高。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打磨 碎屑 自动 回收 处理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机器人打磨用碎屑自动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支撑腿(2),所述第一支撑腿(2)的顶端与切割台(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四个第一支撑腿(2)分别位于切割台(3)下表面的四角处,所述切割台(3)的下表面与第一连接块(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4)的下表面与第一旋转装置(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装置(5)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螺纹柱(6)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装置(5)包括第一轴承(501),所述第一轴承(501)的上表面与第一连接块(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501)内套接有第一转轴(502),所述第一转轴(50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螺纹柱(6)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两个螺纹柱(6)的螺纹方向互为相反,所述螺纹柱(6)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帽(7),所述螺纹帽(7)卡接在第一支撑板(8)的左侧面,所述第一支撑板(8)的下表面与底板(1)的上表面搭接,所述螺纹柱(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圆盘(9),所述圆盘(9)的右侧面与第三把手(10)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把手(10)位于圆盘(9)圆心的上方,所述第三把手(10)包括摇杆(102),所述摇杆(102)位于圆盘(9)圆心的上方,所述摇杆(102)的左端与圆盘(9)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摇杆(102)的外表面套接有套管(101),所述摇杆(102)的右端与挡块(10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支撑板(8)分别位于切割台(3)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板(8)的左侧面卡接有第一滑套(12),所述第一滑套(12)内套接有第一滑杆(13),所述第一滑杆(1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固定板(14)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14)的下表面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固定板(14)分别位于两个第一支撑板(8)的左右两侧,且两个第一支撑板(8)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海绵块(15),且海绵块(15)位于第一滑套(12)的下方,所述海绵块(15)的长度与第一支撑板(8)的长度相同,所述海绵块(15)的下表面与底板(1)的上表面搭接,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1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小八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小八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2424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材传送线控制电路和装置
- 下一篇:数控机床加工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