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机匣振动信号的滚动轴承故障协同诊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3448.1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18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果;林桐;滕春禹;王云;欧阳文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45 | 分类号: | G01M13/045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机匣振动信号的滚动轴承故障协同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机匣上布置传感器采集振动信号;S2:基于最小熵解卷积增强被测信号中的冲击性成分;S3:基于小波变换提取滚动轴承共振频带;S4:通过自相关分析抑制共振频带内的非周期性成分;S5:基于Hilbert变换包络解调实现滚动轴承故障定位。本发明能有效消除滚动轴承信号传递路径的影响和复杂背景噪声的干扰,进而突出了故障特征频率对应的谱峰,实现滚动轴承表面损伤的故障定位,解决了在机匣测点振动信号上对滚动轴承进行故障监测中存在的诊断难、精度低、鲁棒性差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滚动轴承 滚动轴承故障 振动信号 共振频带 诊断 机匣 在机 协同 测点振动信号 故障特征频率 滚动轴承表面 信号传递路径 传感器采集 自相关分析 包络解调 被测信号 非周期性 复杂背景 故障定位 故障监测 小波变换 冲击性 解卷积 鲁棒性 最小熵 谱峰 噪声 损伤 | ||
【主权项】:
1.一种针对机匣振动信号的滚动轴承故障协同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传感器布置与信号采集;S2:针对机匣振动信号的协同式降噪;S3:降噪信号的包络解调;S4:滚动轴承故障识别与定位;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S1‑1:在机匣垂直方向布置1个振动加速度传感器;S1‑2:设置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的采样频率为10KHz;S1‑3:实时采集振动加速度信号,每1秒采集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存储为1个样本,同时记录各样本对应机匣的轴承外滚道相对内滚道的转速频率fr;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S2‑1:采用最小熵解卷积消除各个振动加速度信号样本中滚动轴承振动信号传递路径的影响,增强其中的冲击性成分;S2‑2:对步骤S2‑1处理后的信号,基于离散二进小波变换提取其共振频带信号;S2‑3:通过自相关分析抑制由步骤S2‑2得到的频带信号中的非周期性成分,得到降噪信号;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S3‑1:对步骤S2‑3得到的降噪信号基于Hilbert变换得到降噪信号的包络;S3‑2:对S3‑1得到的包络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包络谱;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S4‑1:每个样本均根据该样本对应的转速频率fr与滚动轴承的尺寸参数,计算该样本对应的内圈故障特征频率、外圈故障特征频率和滚珠故障特征频率;S4‑2:对于每个样本,通过辨识包络谱中相应的特征频率附近是否存在谱峰来判定该样本对应的滚动轴承状态为:正常、内圈故障、外圈故障以及滚珠故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8344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