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含锡废钢生产易切削钢无效
| 申请号: | 200510126463.3 | 申请日: | 2005-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786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6-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联生;朱荣;董杰;徐峰;薛立秋;张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2C33/04 | 分类号: | C22C3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大华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吕中强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含锡废钢生产易切削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炼钢炉中加入废钢总量的5%~20%经过压实的含锡废钢,在钢包炉精炼过程中再加入占钢水总量的5%~15%的经过压实和烘烤的含锡废钢,压实后含锡废钢块度小于200×200mm,烘烤温度不低于300℃,在精炼过程中,含锡废钢的加入时间是在钢水脱氧后合金化前加入到钢包中,加入条件是脱氧后的钢水氧活度不高于150×10-6,加入烘烤后的含锡废钢时,钢包炉中钢水温度要比不加含锡废钢的钢水温度高30~50℃。本方法以含锡废钢作为炼钢的锡铁合金,锡的回收率达到95%以上,合理地利用了二次金属资源,既可降低钢材生产成本,又可解决环境问题。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废钢 生产 切削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含锡废钢生产易切削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炼钢炉中加入废钢总量的5%~20%经过压实的含锡废钢,在钢包炉精炼过程中再加入再加入占钢水总量的5%~15%的经过压实和烘烤的含锡废钢,压实后含锡废钢块度小于200×200mm,烘烤温度不低于300℃,在精炼过程中,含锡废钢的加入时间是在钢水脱氧后合金化前加入到钢包中,加入条件是脱氧后的钢水氧活度不高于150×10-6,,加入烘烤后的含锡废钢时,钢包炉中钢水温度要比不加含锡废钢的钢水温度高30~50℃,钢水中锡含量不足时,加入金属锡补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12646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体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护罩
- 下一篇:电池锁缚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