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瓢虫、草蛉人工繁殖生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510002749.0 | 申请日: | 2005-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631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帆;耿小丽;黄宁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文会 |
| 地址: | 1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瓢虫、草蛉人工繁殖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蚜虫培养:以小麦、蚕豆、白菜、萝卜作为蚜虫寄主植物培养蚜虫;瓢虫、草蛉分成虫饲养、卵期管理、幼虫散养、蛹期发育等;产品的冷藏;包装:成虫盒式包装,幼虫、卵纸袋式包装。本发明实现了优质、高效、大批量繁殖瓢虫、草蛉,用于防治蚜虫等农林害虫,使天敌昆虫瓢虫、草蛉的生产不受季节限制,能够进行大规模生产,满足生产的需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瓢虫 人工 繁殖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瓢虫、草蛉人工繁殖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蚜虫饲养以小麦、蚕豆、白菜、萝卜作为蚜虫寄主植物饲养蚜虫;(2)瓢虫、草蛉培养a.成虫饲养:在25-27℃,RH70-85%,光照14小时条件下,采用盒式饲养法,将步骤(1)中的蚜虫连同少量植物枝叶一同放入饲养盒内,每只瓢虫、草蛉成虫投喂蚜虫量为50-80头/天;b.卵期管理:瓢虫、草蛉羽化后5-7天开始产卵,在饲养盒内放置产卵诱集物,并喷涂产卵诱集液,以使其产卵集中便于收集,及时收取瓢虫、草蛉卵粒,每天收集的卵制成卵卡,并冷藏在8-12℃的条件下,每5-10天为一个批次,将卵卡分批取出,并进行表面消毒后备用;c.幼虫散养:22-27℃,RH75-85%的养虫室内,在网笼中置入已接种蚜虫3天的寄主植物育苗盘,然后将同一批次的瓢虫卵均匀的接入,密度为每株3粒卵,其孵化后,植株上蚜虫的数量也逐渐增加,此时维持植物生长良好,以使蚜虫保持足够的种群数量;d.蛹期:25-27℃,RH70-85%条件下,瓢虫、草蛉幼虫3-4龄时在饲养网笼中放置诱集化蛹器,诱集其在其内化蛹,或在幼虫成熟期,将其连部分植物枝叶一同收集到培育容器中化蛹,在草蛉蛹进入中蛹期后,可将其在2-5℃,RH55-75%条件下保存,保存期可长达50天;e.成虫的羽化:将瓢虫、草蛉蛹放入22-27℃,RH70-85%的条件下发育,羽化后进行饲养,饲养时雌雄比例为3-5∶1,瓢虫饲养一周后可于7-10℃,RH55-75%条件下进行冷藏,期间每15-20天饲喂一次蜂蜜水补充营养,保存期可长达100天;(3)包装:成虫盒式包装,幼虫、卵纸袋式包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未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0274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