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透明膜盖口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97221380.5 | 申请日: | 1997-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327623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7-07 |
| 发明(设计)人: | 苏正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正万 |
| 主分类号: | B65D17/00 | 分类号: | B65D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美章 |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透明 膜盖口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是易拉罐的一种新型罐口结构,称之为透明膜盖口结构,它是一种以透明封膜密封易拉罐罐口,以便于检视内容、符合环保要求及操作安全之易拉罐罐口,属于生活用品类。
现有技术见图7所示,系早期并适用至今的易拉罐,其主要结构系于罐体80顶端封合有一罐口盖81,罐口盖81形成有一开孔82,供倒出罐内之内容物,又开孔82上设有一封口片83,封口片83一端设有拉环84,常态下拉环84系平贴于罐口盖81表面,当要拉开封口片83时,即将拉环84上拉至接近九十度,再将封口片83由开孔82内侧拉向外侧,并同时与罐口盖81完全脱离,该等易拉罐罐口设计存在下列缺点:
1、安全性不佳:一般人开启易拉罐多半是以食指或中指扣住拉环84,以反向拉开封口片83,当封口片83被逐渐拉起,其锐利之边缘即逐渐暴露在外,如操作不慎,即有割伤手指的可能性,此种易拉罐伤手事件以往经常可见。
2、操作不便:由于前述易拉罐须将拉环84拉起至九十度后再反向拉开封口片83,在拉起拉环84容易使其与封口片83之铆合处断开,而使易拉罐无法顺利开封,造成使用不便。
3、不符环保要求:前述拉环84及封口片83被拉起后,即与易拉罐完全分开,其丢弃时将造成环境的污染问题。
为改善上述缺点,目前大部分食品或饮料业者均采用如图8所示之环保罐,其主要系于罐体90上端设罐口盖91,罐口盖91上形成有一开孔92,又于开孔92上设有一封口片93,封口片93的一端系将开孔92封闭,其中央铆合于罐口盖91处,另端则形成一扳动部930,并二者均位于罐口盖91表面,当扳动部930向上扳起时,将封口片93另端相对压入开孔92内,以此完成开罐动作。此种环保罐由于其开焕动作系将封口片93压入开孔92内,故可不会伤手,且操作中亦较不容易发生封口片93断开,而有效改善早期使用的易拉罐之缺点。但如图8所示的环保罐本身则存在卫生、安全问题,由于其易拉罐在仓储、搬动及上架等过程中,可能在其罐口盖91处累积或沾染灰尘或异物,其受污染区域自然包括封口片93表面,当其开罐而将封口片93压入开孔92时,即将使封口片93表面之灰尘异物掉入罐内,而造成卫生问题,此现象足以反映环保罐在使用上依然存在缺点。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已有的缺点,兼顾环保、卫生及操作安全之易拉罐罐口结构设计,其主要系于一罐体之开口处设一表面具若干透空槽之罐口盖,又罐口盖表面设一可撕离之封膜,其中封膜系由透明可自然分解之P.E薄膜构成,且配合罐口盖上之透空槽分隔为若干等份,可供消费者透过封膜检视罐体内容,食用时,仅须将封膜撕去,即可完成开罐动作,而兼顾便利与安全。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提供一种内设伸缩吸管之易拉罐的使用,主要系于前述罐体内设有一伸缩吸管,未开罐前,伸缩吸管系相对压缩于罐底与罐口盖上之封膜间,当撕开封膜后吸管即可自然撑张并伸出至罐外供使用。
为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特征,结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有关本新型之结构部分,请首先参见图1所示,其包括有一上端具有开放状罐口11的罐体10,一结合于前述罐口11处之罐口盖20,附设于罐口盖20表面之透明封膜30及一外套于罐口盖20上之上盖40等,其中该罐体10系由铝材或铁材一体成型之易拉罐体,除此之外,该罐体10亦可由纸材或其他适当材料构成,又于本实施例中,其上端形成之开放状罐口11内径略小于罐体10。
又参见图1、图2所示,该罐口盖20概呈一凹形截面之圆盘状,其周边上缘向外弯折延伸形成有一反折部21,藉该反折部21对应插合于罐体10之罐滚压后,即可令罐口盖20结合于罐体10之罐口11处,由于罐口盖20与罐体10之结合方式属已有技术,不再叙述。
但本新型是在罐口盖20上形成有若干透空槽22,位于中央处形成有圆顶状微凸部23,于本实施例中,各透空槽22分呈扇形状,而以等角度环佈于罐口盖20上。再由透明封膜30密封罐口,30由可自然分解之食品级PE膜(110μ~150μ)构成,其主要系呈圆形状,其具体适当外径以覆设于罐口盖20上,并将罐口盖20上各透空槽22完全覆盖,由透明封膜30系以高週波封平于罐口盖20表面(如图3所示),可确保罐口盖20以内完全气密,又透明封膜30本身具适当厚度及强度,足可承受罐内压力(罐压可为2.8~3.1kg/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正万,未经苏正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13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材剪切模具
- 下一篇:一种可手动调温的热水炉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