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良疫苗无效
| 申请号: | 97180856.2 | 申请日: | 1997-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244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16 |
| 发明(设计)人: | W·V·威廉斯;M·马戴奥;D·B·韦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托管会 |
| 主分类号: | A61K48/00 | 分类号: | A61K48/00;C12N15/63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迅 |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疫苗 | ||
1.一种质粒,其特征在于,它含有可操作地连于调控元件的编码序列,该编码序列编码连于或含有胞内引导序列的免疫靶蛋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粒,其特征在于,该免疫靶抗原是变应原、病原体抗原、癌症相关抗原或连于自身免疫疾病相关细胞的抗原,或者该免疫靶抗原可引发与变应原、病原体抗原、癌症细胞抗原或抗原发生交叉反应的免疫应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粒,其特征在于,该胞内引导序列是非天然信号序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粒,其特征在于,该免疫靶抗原是变应原、病原体抗原、癌症相关抗原或连于自身免疫疾病相关细胞的抗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粒,其特征在于,该胞内引导序列将在细胞中表达的该免疫原性靶抗原引导定位于胞质、内质网、溶酶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粒,其特征在于,该胞内引导序列,引导在细胞中表达的该免疫原性靶抗原成为分泌型蛋白或膜结合蛋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粒,其特征在于,该胞内引导序列选自下组:DKQTLL(SEQ ID NO:1)、位于免疫原性靶蛋白C末端的KDEL(SEQ ID NO:2),和在免疫原性靶蛋白C末端的DEKKMP(SEQ ID NO:3)。
8.一种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粒的药物组合物。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含有多核苷酸功能增强子。
10.一种免疫个体以抵抗抗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给该个体施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托管会,未经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托管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8085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