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循环水质处理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3232600.5 | 申请日: | 1993-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376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0-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光礼 |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B01D29/50 |
| 代理公司: | 青岛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赵航 |
| 地址: | 266032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循环 水质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广泛应用于宾馆、酒店、娱乐业、养殖业等对循环液体质量要求处理的全自动循环水质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还可用于在野外、矿山等场所对饮用水质的处理。
传统的循环水处理装置采用普通的过滤介质、过滤除去水中杂质,并可对循环水进行加热处理,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循环水处理装置已无法适应实际的需要,传统的循环水处理装置功能单一,结构庞大,整个装置工作不连续,功耗较大,使用不便,处理后的水质无法直接饮用,自动化程序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和避免已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新型的全自动循环水质处理装置,该装置应具有结构合理、外观新颖、使用方便、耗电少、自吸能力强、耐腐蚀性、水质处理彻底等特点,同时该装置还应该功能齐全,工作连续,自动化程序高、制冷改热、杀菌阻菌、水质磁化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措施来实现其目的的。
由壳体、壳体上的进出水管和控制板,以及壳体内底上安置的自吸水泵连接构成的本实用新型,其自吸水泵与进水管相连接,自吸水泵的出水口连接一个安置在壳体中部的双重过滤器,双重过滤器的出水管与内装有环形蒸发器和电热管的制冷热器相连接,制冷热器与沙质过滤器的进水管相连接,制冷热器安置在壳体底部、沙质过滤器安置在壳体上部,沙质过滤器的出水口通过一阀门与上下连通的紫外线杀菌器和磁化器相连接,磁化器与出水管相连接。双重过滤器为一个有两个腔室的密封箱,两个腔室之间的隔断上部开口导通,一个腔室内放两层过滤网,另一个腔室内放有蜂窝状活性碳。制冷热器为一个密封容器,沿容器内周边排列着环形蒸发器,由容器顶部穿置入容器内部有二根电热管和温度感应器。沙质过滤器为一个密封箱,箱内安置一个隔断平板,平板上垂直悬放着沙质过滤棒。紫外线杀菌器为一个密封筒,由筒顶部密封探入一个紫外线灯管,密封筒底部开有一与磁化器相连通的通孔。磁化器是由高压玻璃管、磁环和电磁线圈连接构成。制冷热器的出水口除通过细过滤阀与沙质过滤器的进水口连接外,还通过粗过滤阀直接与紫外线杀菌器的进水口相连接。进出水管上安装着电磁阀,进水管或出水管的数量分别为一至四根。制冷热器中的环形蒸发器与外壳内安置的压缩机和冷凝器等相连接构成一组制冷装置。控制板的控制按钮分别与各电磁阀,自吸水泵,制冷热装置,紫外线灯管,电磁线圈等控制连接。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6为双重过滤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7为沿图6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8为沿图6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9为制冷热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10为沿图9中C-C方向的剖视图,
图11为沙质过滤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12为沙质过滤器的右视图。
图13为沿图11中D-D方向的剖视图,
图14为紫外线杀菌器和磁化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15为紫外线杀菌器和磁化器的俯视图。
图16为电器控制原理框图,
图17为水循环流程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光礼,未经刘光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26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万能装配式空调机安装架
- 下一篇:便携式吸氧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