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壁圆筒式大口井成井架无效
| 申请号: | 93228493.0 | 申请日: | 1993-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891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4-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卡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卡鸣 |
| 主分类号: | E03B3/16 | 分类号: | E03B3/16 |
| 代理公司: | 鞍山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蒋桂芝 |
| 地址: | 11400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圆筒 大口 井架 | ||
一种适用于地质钻探范筹,取浅层地下水和30米以上的沙漠地区取地下水的成井架,尤其是一种双壁圆筒式大口井成井架。
用大口井成井架取水,在我国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其大口井的井壁结构由砖石演变成钢筋混凝土,根据工作的需要,本人近几年来对辽海地区几十眼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口井成井架取地下水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其存在着一定的弊病,即涌沙量较大,产水量是逐年减少,井的寿命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壁圆筒式大口井成井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将每节为一米的、直径相差0.5米的两个内、外圆形井筒套装在一起,通过支撑立柱、支撑圈、支撑横梁将内、外圆形井筒固定焊接在一起,其井筒的上下两端均车成5×45°坡口,底端采用A3钢板封闭成45°角,其内填用人工筛分好的砾料作为大口井的井壁,第一节外井筒的外侧下端焊刃脚8根,刃脚用2号道钢制作,即将半米长的2号道钢,其中400mm长焊接在外井筒外侧的下部,其余100mm长伸出外井筒外侧,再将伸出井筒100mm长的道钢从下端切割成30度角,其倾斜面向外,其余各节不焊刃脚。在其外圆形井筒内侧均布焊有8根支撑立柱,每根支撑立柱上端均露出井筒一部分,支撑圈分别垂直焊在支撑立柱上,支撑横梁分别垂直焊在与支撑圈同高的内圆形井筒外侧及外圆形井筒的内侧上;内圆形筒外壁采用8#镀锌线缠丝。内外井筒壁之间所填砾料规格及壁上的圆形滤水孔和反滤层滤料规格均由地层的筛分资料而定,其井筒钢板的厚度、角钢的规格又根据地层土水侧压力的计算,决定双壁井筒之间支撑结构形式。
当施工时,将加工好的第一节双壁圆筒式大口井成井架垂直置于选择好的孔位附近的现埸上,采用排水沉井法施工,挖土时要防止成井架产生倾斜,在静水位以上部分采用大开槽法施工,在挖到距静水位20cm时开始找平,然后下第一节井筒,挖土时使井底始终形成锅底坑,使砂砾石自然流到坑内,然后按设计井深逐次焊接井筒,这样就达到成井的目的,取浅层地下水和在沙漠地区取地下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1、采用本井架取地下水构筑物工艺简单,成本低,施工安全,工期短,其出水量大;
2、井的使用寿命长,经实践验证,采用双壁圆筒式大口井成井架所成的大口井,它的使用寿命大约是钢筋混凝土大口井的2倍,它与同径钢筋混凝土大口井相比较,渗水性强,出水量大,出水量是钢筋混凝土大口井的1倍,工程造价仅是钢筋混凝土大口井的1/2倍。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构造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示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井底反滤层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造及工作细节。
见附图1-2所示。
将加工好的第一节直径相差0.5米的内圆形井筒1、外圆形井筒2套装一起,在井筒上、下两端分别车成5×45°坡口,底端采用A3钢板封闭成45°角,其内填用人工筛分好的砾料3作为大口井的井壁,并将刃脚4上端焊在外圆形井筒2的外侧的下部;其外圆形井筒2内侧均布焊有8根支撑立柱6,每根支撑立柱6长1.05米,其上端均露出井筒0.05米,以备每节井筒相互连接时用。支撑圈7分别垂直焊在支撑立柱6上,支撑横梁8分别垂直焊在与支撑圈7同高的内圆形井筒1外侧及外圆形井筒2的内侧上。
支撑结构为支撑立柱6、支撑圈7、支撑横梁8均采用45#角钢制作;除第一节井筒具有刃脚4,其余各节均无刃脚4。
根据需要每节内、外圆形井筒1、2的外壁可以加工成排列为梅花形的圆形滤水孔,其孔隙率为30%,垫筋为6mm,内圆形筒1外壁采用8#镀锌线缠丝5,丝距为2mm。
内外圆形井筒1、2的上井管的内外径偏差不超过2%,不进水的井架为死管,井筒上不要求加工圆形滤水孔;而进水的井架称为过滤管,则要求在井筒上加工圆形滤水孔,其过滤管孔率30%。
一般凿15-30米深的大口井,外圆形井筒2的直径为3米,采用12-18mm厚的钢板制作,内圆形井筒1的直径为2.5米,采用8-10mm厚的钢板制作。井底反滤层的选择,一般反滤层由三层不同的砾料组成;第一层9砾径为1.5-2mm,厚为400mm,第二层10砾径为3-7mm,厚为300mm,第三层11砾径为4-15mm,厚为300mm,总厚为1米。见附图3所示。
施工技术要求:
1、在沿河及河漫滩上取水时,井位应高出井位所在地面的最高洪水期的水位,以防洪水期影响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卡鸣,未经张卡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84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箱防漏控量排水阀
- 下一篇:双向滑旋节能型多功能塑料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