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日电钟无效
| 申请号: | 93209397.3 | 申请日: | 1993-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503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1-26 |
| 发明(设计)人: | 隋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隋志国 |
| 主分类号: | G04G9/04 | 分类号: | G04G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02***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全日 电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日电钟,更明确地说是一种用于家庭或公共场所的可遥控的模拟电子钟表。
现有的数字时钟具有准确、易于控制、无声等优点,但人眼观看的效果不如指针时钟那么直观。而作为机械或电动指针钟,又存在着不易控制、有噪声、怕振动等弊端。市面所见的用发光二极管等构成的模拟指针钟,由于不能够同时指示时分秒,人眼观看的效果仍不如传统的机械指针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两种钟表的缺点,以单圈的单示单元来模拟传统的指针同时指示时分秒,其中时针以三个相邻的单元显示,分针以单个单元显示,秒针以闪动的单个单元显示。钟盘上的小时刻度以24小时制自动转换,钟盘可作为显示子钟以一条电缆多处连接遥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由单片机及其控制的模拟时钟盘、温度计、按键、电源及机壳组成。其中单片机可以接受外来标准时间码的校时,还接有不掉电时钟芯片,还可读入温度计的温度数据在钟盘上显示温度,还可通过按键来调整时间或日期,还可置定定时开关。这部分电路可与时钟盘制在一块板上,亦可分开,使时钟盘作为单独的子钟以一条电缆多处连接,由单片机遥控。单片机可同时输出八个时区以上的世界时时钟信号,供分别接入的时钟盘显示多个世界时间,也可以顺序地显示世界各地时间,而将地名同时显示在时钟盘上。时钟盘的电路由整形电路、单稳态电路、移位寄存器、译码器、可寻址锁存器和显示器构成,这样的电路结构元件容易排布,紧凑可靠。其中,整形电路将单片机输出的脉冲宽度调制码予以整形反相送至移位寄存器的数据输入端,同时亦送入单稳态电路,使之分别产生两种宽度的脉冲,一种较窄 的作为移位寄存器的移位脉冲,一种较宽的经三8译码器后,作为可寻址锁存器的锁存脉冲当一串脉冲送完后,刚好移位寄存器静止,其输出的八位数据首四位经三8译码器后对选中的可寻址锁存器赋能,后三位数据为可寻址锁存器的内部寻址,末一位数据作为锁存器数据输入。这样相应共有64位独立输出,其中60位供给时钟盘整个园上的60等分的显示单元,1位作为24小时制刻度数码显示器的转换信号,该信号决定上午的3、6、9、12等小时刻度和下午的12、15、18、21等小时刻度的数码,该数码可简化为非数码的显示单元。时钟盘上的几十个显示单元由集成电路直接驱动,其限流电阻共用一个。另外,移位寄存器输出的首四位可以选通另一组三8译码器,继而为另一组锁存器赋能和锁存数据,送往仿摆锤发光管和点阵显示器。7个仿摆锤发光管排列在时钟盘上呈园弧状轮流发光,一秒钟来回摆动一次。时钟盘上有两个按键,当按下“移键”时,则仿摆锤发光管停在某一位置不动,此位置所代表的功能分别是调时、调分、调秒、定时、定闹等,按“移键”可令发光管移一位而选择某一功能,此时按“加键”则此功能即生效,即或者加一小时或者设定清除定时等,当长时间不按键时,显示自动返回正常。
为了增加本钟的综合性能,在时钟盘上还设有数字温度计显示当时气温。还装有光敏元件,使时钟盘的发光亮度随环境照度自动调节。钟内还装有蜂鸣器,由单片机控制整点报时或定时定闹。时钟盘的供电可采用幻象共电的方式,即数据骑在电源线上传送。时钟盘上的驱动电路可采用高电压电路以驱动高电压大电流显示器件。时钟盘上的点阵显示器用于显示世界时的地区、年、月、日或温度等。对较大的显示场合,可用多台全日电钟组合显示,显示单元可采用单元地址编译码共线方式,以提高线路的简捷性、可靠性,显示单元也可用电磁翻板、电致变色、不同颜色的植物、喷水花等本身不发光或反光的物体表示。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就是这样完成的。
本实用新型全日电钟以单圈的显示单元来模拟传统的时钟指针同时指示时分秒,钟盘上的小时刻度以24小时制自动转换,既可做得象台钟一样小,用于汽车、机舱等处,又可做得很大,作为巨型墙面钟,连接方便,用途广泛。由于是环状排列,可以很方便地装饰在各种物品如镜框、壁面、标志等四周,兼有实用和艺术价值。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全日电钟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隋志国,未经隋志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93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