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机定子矽钢片铆合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3208955.0 | 申请日: | 1993-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623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2-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锦仓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锦仓 |
| 主分类号: | H02K15/02 | 分类号: | H02K1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机 定子 矽钢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系关于电动机定子矽钢片铆合装置:
在现有技术之电动机定子矽钢片铆合作业中,均以人工,将利用冲床所制成之整叠未经压紧与铆合矽钢片拿到压机上,经操作人员判断整叠矽钢片之位置与压机上之定位销对正后,即起动压机之开关,压紧整叠之矽钢片,而达成电动机定子之铆合。
目前电动机定子铆合作业之一主要缺点为利用人工将整叠矽钢片拿到压机上,随后起动压机开关,常可能因作业人员疲劳或疏忽而造成手部被压机压伤。另外利用人工判断矽钢片位置是否与压机上之定位销对正,常有判断错误,以致造成不良产品,尤其,未经适当对正之矽钢片在铆合作业中,通常无法在压机上被充分压紧,利用此种不良矽钢片组制成之电动机于使用时将产生转速不均并有杂音等缺点。再有利用人工作业速率慢、效率低,制造成本偏高。
为避免前述缺点,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机定子矽钢片铆合装置,使得进行电动机定子铆合作业时,不需人工,利用感测器取代人工判断矽钢片位置是否与压机定位销对正,所有操作皆利用机械达成,避免工伤事故并有较高之作业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之电动机定子矽钢片铆合装置,包含一本体部、一进给装置、一定位装置、及一对正装置。该本体部包括一上压板与一下压板,该上压板连结于压机主驱动装置、该下压板固定于压机机架上、该下压板左侧以固定方式设置一第一固定块,该下压板之上游端以固定方式设置一第二固定块,该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皆突出于该下压板之上表面,且该下压板之左侧与右侧各于适当位置以固定方式设置一引导销,该上压板之左侧与右侧中分别形成与该等引导锁相应之贯穿引导孔,使得当该上压板于压合过程中下移时,各引导销可插入各相应引导孔中,对该上压板产生引导作用,使该上压板于压合过程中不产生偏斜现象。该下压板中相应于待铆合之定子矽钢片中的各开口与中央孔,于适当位置形成各贯穿孔与一中央孔,该上压板之底部中亦相应于该下压板之各贯穿孔与中央孔,形成各周缘孔与一中央孔。该进给装置包括一承板、一驱动装置、及一推板,该承板以固定方式设置于压机之机架上,该推板连接于该驱动装置,当待铆合之一整叠定子即穿好铆钉的矽钢片被输送至该承板上时,该驱动装置驱动该推板,将整叠定子矽钢片推至下压板上。该定位装置包括一滑板与一驱动装置,该滑板上设有至少一突块,该滑板突出于下压板之上表面,当驱动装置将滑板向前拉时,该突块可与待铆合之整叠定子矽钢片周缘之开槽卡合,使整叠定子矽钢片在该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及该滑板间旋转。该对正装置包括一对正总成、一驱动装置、及设置于该下压板之贯穿孔中之一贯穿孔内的一感测器,当此感测器感测出该整叠定子矽钢片在该下压板上旋转至一适当位置时,该驱动装置将该对正总成向上推,该对正总成包括固定于至少一固定板上之复数支对正杆、铆合柱与一中央对正杆,其中每一对正杆、铆合柱与下压板中各相对应之贯穿孔一一对应,且中央对正杆与下压板中央孔相对应时,使得对正总成被该驱动装置向上推时,各对正杆与中央对正杆能够经由下压板中各相应贯穿孔与该中央孔而插入整叠定子矽钢片各相对应的开口与中央孔中,使该铆合柱恰好对正矽钢片上之铆钉。
上述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中的驱动装置,可以是气压系统装置,也可以是液压系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自动进行电动机定子矽钢片的铆合作业,不需要手工操作,避免工伤事故,减少次品发生率,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利于实现流水作业和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一正面图,其显示待利用依本实用新型进行铆合作业之一整叠电
动机定子矽钢片中之一片;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对正装置图;
图4为一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之定位装置;
图5为沿图2中V-V线所取之剖视图;
图6为一示意图,显示依本实用新型之电动机定子矽钢片铆合装置中的
对正总成处于撤回位置时之状态;
图7为一示意图,显示该对正总成被推至最高位置且于依本实用新型之
上压板开始下压前之状态;
图8为一示意图,显示该上压板压于待铆合之整叠定子矽钢片上之情
形。
图中标号如下:
1.上压板 2.下压板 3.固定块 4.固定块
5.引导销 6.引导孔 7.开 口 8.中央孔
8′铆 钉 9.贯穿孔 9′贯穿孔 10.中央孔
11.滑板 12.滑 槽 13.气 缸 14.承 板
15.触动开关 16.气 缸 17.推 板 18.凸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锦仓,未经张锦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89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