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频电子荧光灯无效
| 申请号: | 91211511.4 | 申请日: | 1991-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07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9-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北洋电气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41/24 | 分类号: | H05B41/24 |
| 代理公司: | 威海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良悦 |
| 地址: | 264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频 电子 荧光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灯具,具体地说是一种高频电子荧光灯。
目前,市场上的荧光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铁芯电感做镇流器的荧光灯,由铁芯电感镇流器、启辉氖泡、荧光灯管组成,铁芯电感的电感量在200mH以上,适用于低频的市电下,这种荧光灯可靠性高,但镇流器重量重,体积大,灯的节电效果差;另一种是电子荧光灯,由电子镇流器、启动电容、荧光灯管、灯头构成,电子镇流器由许多电子元件组成,造价高。上述两种荧光灯都直接工作在50~60HZ的市电下,每只荧光灯都含有一镇流器,造价高,控制效率低。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荧光灯一灯一镇流器,镇流器造价高,控制效率低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频交流电,结构简单、紧凑,造价低,工作性能好的高频电子荧光灯。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高频电子荧光灯,设有镇流电感、启动器、荧光灯管、灯头,镇流电感一端与荧光灯管通过灯丝A端相连,另一端接灯头的一输入端,启动器与荧光灯管的灯丝的B、C两端连接,荧光灯管灯丝D端与灯头另一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镇流电感是一高频漏磁电感,其电感量在0.5mH~20mH之间,工作频率在20KHZ~200NHZ之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连接示意图。也是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是:电感1,荧光灯管2,启动器3。
本发明设有电感1,荧光灯管2,启动器3,灯头。电感1是一个高频漏磁电感,其可以是一个空芯的线圈,也可以是一个用软磁铁氧体材料作磁芯的线圈,其电感量在0.5mH~20mH之间,工作频率在20KHZ~200MHZ之间。其一端与荧光灯管2的灯丝A端连接,另一端接灯头的一输入端。电感1起镇流作用,维持荧光灯管内放电汞柱的工作。为了本发明产品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在以上回路中串联一个熔断丝或一隔离电容。
启动器3可以用现有的启动氖泡,也可以用电容或者其它专用的启动线路来实现,其两端与荧光灯管2的灯丝的B、C两端连接。选用电容做启动器,电容量可在1000~20000PF之间,使用启动氖泡做启动器时,还可以在其上并联一耐高压电容,用于抑制电磁干扰。启动器在本发明中起予热启动作用。
荧光灯管2可以是现有的各式荧光灯管,例如直管型,H型,双D型等各式荧光灯管。荧光灯管的灯丝B端接灯头的另一输入端。
本发明的电感1、荧光灯管2、启动器3按上述连接好,固定在灯头上,工作时接电压为160~250V,频率为20KHZ~100KHZ的高频交流电。
本发明可用于各种场合的照明,结构简单、紧凑,造价低,无频闪和噪声,节电效果好,可靠性高。
实施例1:一种高频电子荧光灯,由电感1、荧光灯管2、启动器3,插口式灯头组成。电感1是一空心线圈,电感量是3.4mH,工作频率在20KHZ~50KHZ之间,线圈一端接荧光灯管2灯丝的A端,另一端接灯头的一输入端。启动器3是一电容量是3300PF的电容,荧光灯管2选用9瓦的双U型灯管,电容接荧光灯管灯丝的B、C两端,灯丝的D端接灯口的另一输入端。三元件按上述连接好后,固定在插口式灯头上,即构成一高频电子荧光灯,适用于工作在电压为160~250V,频率为20KHZ~50KHZ的高频交流电下。
本高频电子荧光灯结构简单、紧凑,造价低,工作无频闪和噪声,节电效果好,可靠性高。
实施例2:一种高频电子荧光灯,由电感1、荧光灯管2、启动器3、插口式灯头组成。电感1是一空心线圈,电感量是2.5mH,工作频率在20KHZ~100KHZ之间。线圈一端接荧光灯管2灯丝的A端,另一端接灯头的一输入端,为本高频电子荧光灯工作的安全性,线圈上串联有一熔断丝。启动器3是一启动氖泡,并在启动氖泡上并联一耐高压电容,荧光灯管2选用16瓦的双D型灯管,启动氖泡接荧光灯管2灯丝的B、C两端,荧光灯管2灯丝的D端接灯头的另一端。各元件按上述连接好后,固定在插口式灯头上,即构成一高频电子荧光灯,适用于工作在电压为130~250V、频率为20KHZ~100KHZ的高频交流电下。
本高频电子荧光灯结构简单、紧凑,造价低,工作无频闪和噪声,节电效果好,可靠性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北洋电气集团公司,未经威海北洋电气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15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