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浸渍处理用压杠无效
| 申请号: | 90219624.3 | 申请日: | 1990-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190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6-19 |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光 |
| 主分类号: | C23C2/36 | 分类号: | C23C2/36 |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士铨 |
| 地址: | 11001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浸渍 处理 用压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杠,特别是用于浸渍处理工艺中的压杠。
对线状或带状工件的浸渍处理工艺一般都是在浸渍槽内进行的,浸渍槽内盛有熔融物质(熔融物质可以是锌、铅、锡、铝等金属及其合金或是它们的盐,也可以是其它熔融或溶解的物质),在浸渍槽外安装有加热或致冷装置,这些装置控制槽内的温度,在槽内设有普通位置限定器,也叫压杠。当连续运行的线状或带状工件在一定温度下以一定速度通过位置限定器(压杠)时,即可达到浸渍处理的工艺要求。
现有的加热或致冷装置的安装位置有两种:一种安装在浸渍槽的四周和底部,在加热或致冷过程中热传导要通过槽体进行,槽体一般用钢材制造,以保证一定的机械强度和热传导能力,由于槽体与熔融物之间的温度差异和化学因素,因而,熔融物与槽体之间不断发生化学侵蚀和物理变化而浪费了大量熔融物,并且缩短了槽体寿命。另一种安装在熔融物的液面上方,此时槽体可采用耐腐蚀材料制作,以加热为例:在加热过程中高温辐射作用直接作用于熔融物,这时由于高温或氧化作用熔融物将发生化学和物理变化,所以熔融物损失很大,同时辐射能量也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浸渍处理用压杠,该压杠兼具控温功能,并可以有效地利用能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用热传导性能及强度和耐腐蚀性较好的材料制作成压杠的壳体,在壳体内开设有圆柱形孔道,孔道内安装有控温装置,孔道及控温装置沿外壳内表面呈规则几何分布,壳体整体的纵向断面近似葫芦形,壳体底部中心曲面上凸。工作时,将压杠置于浸渍槽内,通过控温装置将浸渍用熔融物质控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然后将线状或带状工件以一定速度由压杠壳体底部通过,即可完成浸渍过程。
由于本实用新型兼具控温功能,因而可在对工件限位的同时,即满足浸渍处理的温度要求,又有效地利用了能源,同时,由于将压杠直接浸渍于浸渍槽内的熔融物质中,因而,在加热或致冷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熔融物对槽体的侵蚀,并减少了熔融物的损失。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沿A-A线的纵向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沿B-B线的纵向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沿C-C线的纵向剖面图。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浸渍槽1的两端安装有两根转轴2,浸渍1内盛有熔融物(锌)3,熔融物(锌)3中安装有本实用新型4,本实用新型4的壳体5由强度及耐腐蚀性较好的材料莫来石制成,其热传导性能较佳,壳体5内部设有电热丝7,壳体5整体的纵向断面近似葫芦形,其内部分布圆柱形孔道9,其底部曲面上凸,以保证在上凸形成的空间内可充满一定的熔融物(锌),电热丝7装入圆柱形孔道9内,并沿壳体内表面呈均匀几何分布,电热丝7本身呈螺旋状,当需要浸渍处理线状或带状工件6时,通过本实用新型将锌加热至规定温度范围(例如430-460℃),线状或带状工件6在牵引力F的作用下,由本实用新型4的底部以一定速度通过熔融锌,由于本实用新型底部中心上凸形成的空间内充满锌,因而,当线状或带状工件在上述条件下通过本实用新型底部时,即可满足浸渍处理的工艺要求。
实施例2
参考图1、4、5,以冷却介质管12取代例1中的电热丝7,冷却介质管12内充入冷却水13,冷却水13经引出管14、引入管15与外部冷却源相通,其流量可用外部设置的阀门控制,在浸渍槽1内充满熔融物(铅)3,当高温(600-800℃)工件(线状或带状)进入浸渍槽后,需通过冷却水控制熔融物(铅)3的温度在330-600℃之间。其它操作条件及装置结构均与例1相同,即可完全满足工艺要求。
实施例3
参考图1、6、7,在壳体5的圆柱形孔道9内交替置入电热丝10和冷却介质管12,电源经引入端子11与电热丝10接通,电热丝10本身呈螺旋状,冷却介质水13经引入管15和引出管14与外部冷却介质水源相通,其流量用阀门控制,当浸渍槽内充满铅液时,如需升温,则电热丝10开始工作,如需降温,则冷却介质水13开始流动,即可完全满足升温或降温的要求,以将浸渍槽内的熔融物(铅)控制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330-600℃)。其它操作及装置结构均与例1相同,即可满足浸渍处理工艺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光,未经杨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96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00 用熔融态覆层材料且不影响形状的热浸镀工艺;其所用的设备
C23C2-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上镀覆
C23C2-04 .以覆层材料为特征的
C23C2-14 .过量熔融覆层的除去;覆层厚度的控制或调节
C23C2-26 .后处理
C23C2-30 .熔剂或融态槽液上的覆盖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