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状物料自动配料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0102881.9 | 申请日: | 1990-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80C | 公开(公告)日: | 1994-01-05 |
| 发明(设计)人: | 沈恒;卢坤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恒;卢坤国 |
| 主分类号: | B01F15/04 | 分类号: | B01F15/04;B01F13/10;B65G47/19 |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南通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杜忠元 |
| 地址: |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粉状 物料 自动 配料 装置 | ||
粉状物料自动配料装置是一种粉状物料配比自动控制设备。目前粉状物料配料有:一是容积式,如带缓冲箱的螺旋绞刀管式喂料机,该方式设备多,动力消耗大,机件易损,维修费用多,需人工经常抽测实际流量,配比精度较低;二是间歇重量式,如斗式秤,需要较复杂的电气联锁控制来满足可靠性,动态误差较大,不能满足连续性的要求;三是连续定量式,如粉料从料仓经普通叶轮卸料器、料位绞刀、调速绞刀至螺旋计量秤,检测实际流量,与设定流量比较后再调节调速绞刀,控制流量,由于采用管式绞刀给料装置作流量调节执行机构,调整速度较慢,配比实时跟踪控制误差较大,料仓结拱时易引起更大的误差。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粉状物料自动配料的装置,该装置能自动控制料仓的料位,自动破除料仓结拱,自动控制粉状物料流量和自动调节主、副物料配比,提高配比精度和均匀性,减少设备投资,节省能耗。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原理是通过调节副物料的流量,使其自动跟踪定值调节的主物料流量,粉状物料自动配料装置有进料设备、振动筛、料仓、料位控制器、破拱器、闸门、给料机、流量计、流量指示仪、流量调节器、流量控制器、配比控制器和搅拌输送机组成。给料机通过集料口与其下方测量给料机给料流量的流量计相衔接,流量计通过落料管与其下方的搅拌输送机相连;料仓进口处装有用于去除粉状物料中粗料、杂质的振动筛,料仓上装的料仓破拱器和料仓料位控制器,用于通畅料流、稳定仓压、改善配料装置工作条件,料仓下面出料口通过闸门及接口与整流给料机或可调给料流量的给料机相接,主副物料流量计分别通过相对应的流量指示仪与相对应的主、副物料流量调节器相连,用于产生相应的物料流量控制信号,主物料流量指示仪还与配比控制器相连,产生副物料的流量设定信号,配比控制器又与副物料流量调节器相连,并通过其去完成主、副物料流量之间的比值控制;主、副物料流量调节器分别同时与相对应的料仓破拱器和流量控制器相连,流量控制器与给料机相连,执行自动破拱和定值调节物料流量的任务。
本发明采用的流量调节器为数字式或模拟式;采用的信号为电压信号,或电流信号,或频率信号,或数字信号;采用的配比控制器为分流器,或分压器,或系数可调的放大器,或算术运算软件。
本发明采用的整流给料机由叶轮、壳体、轴承、端盖轴承座、密封盖、轴瓦、连轴器、减速机和支架构成,叶轮的叶轮轴通过轴承装在端盖轴承座内和装在轴瓦内,同时通过连轴器与减速机连接,减速机的三角皮带轮通过三角皮带与调速电机相连接,减速机固定在支架上,端盖轴承座与壳体相连,叶轮上有10个以上的叶轮片,叶轮片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叶轮半径的三分之一,叶轮片与叶轮轴筒焊接,叶轮轴筒通过左端盖、右端盖和加强筋与叶轮轴焊接,壳体固定在支架上,壳体上面开有方形进料口,壳体下面开有出料口。出料口平面展开后的形状是在长(纵向)为叶轮长、宽(横向)为两叶轮片间距三倍或三倍以上的长方形上按下列作法制成:自长方形左上角到右下角作对角线,在长方形下边上,自长方形右下角顶点截取叶轮片高度的1/3,并以截点为圆心,截取的线段为半径在长方形内作弧,再作弧的切线与上述长方形对角线平行,并延长切线至长方形上边;以长方形的左上角顶点为起点,在长方形左边上截取由物料的安息角的余切与叶轮片高的积为长度的线段,过截点作长方形上边的平行线与上述弧的切线相交,过此交点作弧的切线的垂线与长方形上边相交,以此交点为圆心,以圆心到垂足间的距离为半径,并以垂足为起点划弧至长方形上边,以此弧线、上述长方形右下角弧与切线的切点到右下角顶点的弧线及两弧的公切线为分界线,去掉长方形左边部分,形成下料口。
在壳体直径较大的情况下,下料口由在上述方法作成的下料口的左边按左右反向再作同样形状、大小的下料口,并与其合并一起而形成下料口,或是把上述分界线与将此分界线平移两叶轮间距的三倍或三倍以上形成的线之间去除而形成下料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恒;卢坤国,未经沈恒;卢坤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28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