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一个蓄热块的加热和/或蒸煮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87103788.2 | 申请日: | 1987-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37B | 公开(公告)日: | 1991-02-20 |
| 发明(设计)人: | 埃里希·珀尔曼;贝尔恩德·施托伊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里希·珀尔曼;贝尔恩德·施托伊 |
| 主分类号: | F24B1/24 | 分类号: | F24B1/24;F24C15/35;F24J2/00;F28D15/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备麟,杨松龄 |
| 地址: | 联邦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一个 蓄热 热和 装置 | ||
1、加热和/或蒸煮装置具有一个由一种绝热材料围起来的蓄热块,一个在蓄热块中的加热元件、至少有一个有时埋置在绝热材料内诸如加热板的耗热器、一个烘烤炉、一个散热器、一个炊具或类似用具,还有一个由蓄热块出来并通过上述绝热材料朝向耗热器突起的加热管,其特征在于,其蒸汽/液体在加热管(6)内流动,因而加热管(6)的传热量可以借助于一个控制机构(7)来控制,其加热管(6)是做成双路的,即具有一个仅可使蒸汽向上流动的进路(8)和一个与其基本上平行、仅可使液体向下流动的回路(9),还有连接进路(8)与回路(9)的加热管(6)的支路是由进路(8)的最高点倾斜地通往回路(9)和/或回路(9)的流动截面和进路(8)的截面相比是非常小的。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加热和/或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对进路(8)上向上流动的蒸汽进行分配以及对回路(9)上向下流动的液体进行分配相应地设置有单向阀(10、11)、导板、过滤器或类似部件。
3、按权利要求1的加热和/或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回路(9)的流动截面约为5至9平方毫米,最佳约为7平方毫米或其直径约为2至4毫米,最佳约为3毫米。
4、按权利要求2的加热和/或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回路(9)的流动截面约为5至9平方毫米,最佳约为7平方毫米或其直径约为2至4毫米,最佳约为3毫米。
5、按权利要求1的加热和/或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管(6)仅是在紧靠绝热材料(1)的下面部位分成进路(8)和回路(9)。
6、按权利要求1的加热和/或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机构(7)是装在回路(9)内的。
7、按权利要求6的加热和/或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机构(7)直接装在耗热器(5)的下面,最好还是装在绝热材料(1)内。
8、按权利要求1至7之一的加热和/或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加热管(6)朝向且作为耗热器(5)的一端是做成一个环圈(15)。
9、按权利要求1至7之一的加热和/或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加热管(6)朝向且作为耗热器(5)的一端是呈漏斗形扩展的。
10、按权利要求1至7之一的加热和/或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加热管(6)朝向且作为耗热器(5)的一端最好本身与耗热器(5)的板(16)成一整体,最好铸入到一个铝板(16)内。
11、按权利要求1的加热和/或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管(6)是铜制的。
12、按权利要求1的加热和/或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管(6)的内壁上配置有一个有利于液体回流的螺旋线(6a)或类似线。
13、按权利要求1的加热和/或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处于蓄热块(2)的范围内的加热管(6)与至少一个大面积伸展在蓄热块(2)内的吸热板(6b)或类似板相连接。
14、按权利要求1至7之一的加热和/或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控制机构(7)做成阀。
15、按权利要求14的加热和/或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控制机构(7)做成调节阀。
16、按权利要求15的加热和/或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做成调节阀的控制机构(7)是做成旋塞式的。
17、按权利要求1至7之一的加热和/或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加热管(6)具有一个在流动截面上可调整的阀段(21),并且加热管(6)在阀段(21)上的管壁最好是由弹性材料组成。
18、按权利要求8的加热和/或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加热管(6)具有一个在流动截面上可调整的阀段(21),并且加热管(6)在阀段(21)上的管壁最好是由弹性材料组成。
19、按权利要求9的加热和/或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加热管(6)具有一个在流动截面上可调整的阀段(21),并且加热管(6)在阀段(21)上的管壁最好是由弹性材料组成。
20、按权利要求10的加热和/或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加热管(6)具有一个在流动截面上可调整的阀段(21),并且加热管(6)在阀段(21)上的管壁最好是由弹性材料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里希·珀尔曼;贝尔恩德·施托伊,未经埃里希·珀尔曼;贝尔恩德·施托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378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道气湿法脱硫工艺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副轴传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