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顶部式防爆波电缆井组合体系有效
| 申请号: | 202320176364.X | 申请日: | 2023-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86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沈在顺;邵冬贵;张晓刚;黄斌斌;常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华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E02D29/14;E02D31/02 |
| 代理公司: | 苏州汉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22 | 代理人: | 徐燕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顶部 防爆 电缆 组合 体系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顶部式防爆波电缆井组合体系,包括电缆井,用于与配电间或电井结合使用,所述电缆井包括设置顶部的盖板,且内壁设置有爬梯,所述电缆井相对侧壁设置有进线管和出线管,所述进线管和所述出线管周围均设置有密闭肋,侧壁设置有所述进线管的电缆井内壁设置有止水板,设置有出线管的电缆井侧壁外壁设置有止水板,电缆从所述进线管进入所述电缆井后盘一圈再经出线管进入电井后穿桥架连接到配电间内的各个配电箱。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进线电缆在火灾时候能够保证该人防单元供电可靠性,防爆波电缆井底板比人防地库顶板低,使得进线可以从防爆波电缆井的侧壁进入到人防地库,解决了顶部式容易漏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电气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顶部式防爆波电缆井组合体系。
背景技术
防爆波电缆井是能防止冲击波沿电缆侵入防空地下室内部的电缆井。根据图集《防空地下室电气设计》防爆波电缆井的设置形式分为两种:顶部式和外附壁式,顶部式防爆波电缆井是设置在人防地库的顶板上,此种结构设置受限于覆土高度的影响,再加上需考虑到顶板上埋管容易发生漏水现象,因此此种形式并不常见;对于外附壁式防爆波电缆井相对更为常见,即防爆波电缆井的位置设置在紧靠地库外墙外侧。相较而言,外附壁式进线相比顶部式进线更为安全,但是部分地区要求人防进线需要考虑平时火灾时电缆安全的情况,进线要求穿过防爆波电缆井之后直接进到配电间或者电井内,人防地库内配电间通常设置在犄角旮旯的地方,同时又受到地面景观道路的影响,会遇到井盖置于道路上,或者在登高场地上的情况,限制了防爆波电缆井的安装条件。如果采用图集上原有的顶部式防爆波电缆井无法解决漏水问题,采用外附壁式防爆波电缆井进线无法保证一定能够直接进入配电间内。故现有图集做法,无法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顶部式防爆波电缆井组合体系,能够解决进线电缆在火灾时候能够保证该人防单元供电可靠性,防爆波电缆井底板比人防地库顶板低,使得进线可以从防爆波电缆井的侧壁进入到人防地库,解决了顶部式容易漏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顶部式防爆波电缆井组合体系,包括电缆井,用于与配电间或电井结合使用,所述电缆井包括设置在顶部的盖板,且内壁设置有爬梯,所述电缆井相对侧壁设置有进线管和出线管,所述进线管和所述出线管周围均设置有密闭肋,侧壁设置有所述进线管的电缆井内壁设置有止水板,设置有出线管的电缆井侧壁外壁设置有止水板,电缆从所述进线管进入所述电缆井后盘一圈再经出线管进入电井后穿桥架连接到配电间内的各个配电箱。
优选的是,所述密闭肋采用热镀锌钢板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密闭肋采用5~10mm的热镀锌钢板制成,热镀锌钢板双面焊接同时与结构钢筋焊接。
优选的是,所述进线管和所述出线管采用管壁厚度不小于2.5mm的热镀锌钢管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止水板为止水钢板,且厚度不小于5mm。
优选的是,设置有所述出线管的电缆井侧壁的内壁设置有抗力片。
优选的是,当配电间内净宽小余1.4m的情况,所述电缆井贴邻在配电间的两侧长边设置且配电间的一侧长边开门。
优选的是,当配电间内净宽大余1.4m小余2m的情况,所述电缆井贴邻在配电间的两侧长边设置且配电间设置一扇门。
优选的是,当配电间内净宽大于2m的情况,所述电缆井贴邻配电间四周设置或设置在配电间的上方。
优选的是,所述出线管为防护密闭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达到了以下明显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防爆波电缆井与配电间或者电井贴邻,使得进线穿过防爆波电缆井之后能够直接进入配电间或者电井,解决了进线电缆在火灾时候能够保证该人防单元供电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华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华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763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