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硒降镉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720791.4 | 申请日: | 2023-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55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 发明(设计)人: | 冀建华;吕真真;侯红乾;蓝贤瑾;刘秀梅;刘益仁;王子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5/20;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南昌大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5 | 代理人: | 郑剑文 |
| 地址: | 3302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硒降镉 叶面 及其 制备 方法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富硒降镉叶面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硒降镉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该富硒降镉叶面肥的原料包括:龙脑樟残渣提取物,亚硒酸钠,酸性硅溶胶。本发明的富硒降镉叶面肥相比于现有阻控剂,能够显著提高叶片对Si、Se和Zn等元素的吸收效率,增强Si、Se和Zn等元素的阻镉效果;同时还对废弃的龙脑樟残渣进行了重复利用,是一种应用前景潜力巨大的新手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富硒降镉叶面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硒降镉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减少作物和土壤中镉的积累,降低土壤中镉的生物有效性,人们做出了大量的努力,主要包括施土壤调理剂或镉钝化剂、调控田间水分含量和喷施叶面阻控剂等等。通过叶面喷施一定量的化学物质来减轻镉毒性和减少植物对镉的吸收可能为食品安全生产提供一种具有成本低和实用强的策略。研究表明,叶面喷洒(Si)和硒(Se)被认为是减轻作物镉污染毒性影响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现有的含硅(Si)和硒(Se)叶面阻控剂因吸收效率低导致阻控镉吸收、减少镉累积效果相对较差,且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富硒降镉叶面肥,具体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富硒降镉叶面肥,其原料包括:龙脑樟残渣提取物,亚硒酸钠,酸性硅溶胶。
发明人发现龙脑樟残渣提取物(即龙脑樟经水蒸气蒸馏提取冰片后的残渣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龙脑精油和少量的冰片,其能够显著促进叶片对Si和Se的吸收,大幅提高吸收效率,从而实现高效降镉的目的;同时,也对龙脑樟残渣这一废物实现了重复利用。
所述龙脑樟残渣提取物由以下过程制得:将龙脑樟残渣与乙醇-水的混合溶剂按照1g:(5mL-10mL)的比例混合,在20℃-50℃的条件下微波-超声(优选地,超声功率为400W-600W,微波功率为200W-300W)5min-20min,过滤后将滤液减压蒸馏后得到所述龙脑樟残渣提取物。首先,龙脑樟残渣与乙醇-水的混合溶剂按照1g:(5mL-10mL)的比例混合,这个比例对提取其中的龙脑精油和少量的冰片效果最好,如果比例太低,提取不完全,如果比例太高,则提取的浓度太低,并且不经济;其次,在20℃-50℃的条件下微波-超声,主要是因为温度过低则会导致提取效率降低,用时较长,温度过高则乙醇容易大量挥发,影响提取质量。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情况中,上述富硒降镉叶面肥的原料还包括EDTA螯合态锌。发明人发现不仅Si和Se之间存在交互协同效应,Si、Se和Zn三者之间还存在着的交互协同效应,能够进一步提高对Cd的阻控效果(EDTA螯合态锌单一物质对于稻米镉的降低效果十分有限);此外,发明人发现如果直接加入无机态硫酸锌,则能够起到协同作用所需要添加的Zn离子量过大,其易导致酸性硅溶胶形成凝胶,因此,发明人创新性的选择加入EDTA螯合态锌,既避免了Zn离子的加入量过大形成凝胶而失效,同时又实现了Zn-Si-Se之间的交互协同效应。
其中,优选的情况下,酸性硅溶胶的pH小于3.5,SiO2含量大于25%。选择pH小于3.5能够进一步提高其他原料在酸性硅溶胶中的分散性,而且酸性环境更优于阻镉元素的吸收;而选择SiO2含量大于25%主要是为了保证叶面肥中的硅含量,如果低于此浓度,叶面肥中的硅含量太低,会影响阻镉效果。
其中,龙脑樟残渣提取物、亚硒酸钠和酸性硅溶胶的比例为(3mL-10mL):(4g-10g):1L;EDTA螯合态锌与亚硒酸钠的比例为(40g-100g):(4g-10g)。在上述范围内,酸性硅溶胶不易形成凝胶,且降镉效果相对最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未经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207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