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对外放电的保护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679143.9 | 申请日: | 2023-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72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 发明(设计)人: | 孙李璠;马帅营;卢锦龙;孙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远程商用车研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B60L58/10;H02J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袁雪 |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对外 放电 保护 方法 装置 终端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对外放电的保护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车辆,车辆包括放电插排和逆变器;该方法通过在检测到放电插排的插排开关闭合后,控制逆变器为放电插排供电,其中,放电插排包括多个插座;通过与放电插排连接的插排控制单元,分别检测多个插座是否持续预设时间未进行功率输出,以及分别检测多个插座是否均出现第一预设异常状况;若检测到多个插座均持续预设时间未进行功率输出或多个插座均出现第一预设异常状况,则对放电插排进行下电保护处理。本发明提高了车辆对外放电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对外放电的保护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各个功能模块也在不断优化和完善。
目前,新能源车辆通过逆变器装置将车辆动力电池中的直流高压电转化为220VAC(Alternating Current,交流)电源输出供用户使用,以满足用户多功能场景使用要求,而当用户在车辆上使用各种用电设备时,用电安全必然是不容忽视的,但是,现有车辆利用动力电池对外放电的方法中,并未对车辆用电安全问题进行监测和预防,所以现有车辆对外放电的方法普遍存在安全性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对外放电的保护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提高车辆对外放电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对外放电的保护方法,所述车辆对外放电的保护方法应用于车辆,车辆包括放电插排和逆变器,所述车辆对外放电的保护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放电插排的插排开关闭合后,控制所述逆变器为所述放电插排供电,其中,所述放电插排包括多个插座;
通过所述放电插排中的插排控制单元,分别检测多个所述插座是否持续预设时间未进行功率输出,以及分别检测多个所述插座是否均出现第一预设异常状况;
若检测到多个所述插座均持续所述预设时间未进行功率输出或多个所述插座均出现所述第一预设异常状况,则对所述放电插排进行下电保护处理。
可选地,所述车辆还包括电源管理模块和动力电池,所述控制所述逆变器为所述放电插排供电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放电插排中的插排控制单元生成供电请求指令发送至所述电源管理模块;
通过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基于接收到的所述供电请求指令,对所述逆变器进行上电处理;
通过所述逆变器将所述动力电池提供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将所述交流电提供给所述放电插排。
可选地,所述通过所述放电插排中的插排控制单元生成供电请求指令发送至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放电插排中的插排控制单元,分别检测多个所述插座是否出现第二预设异常状况;
若检测到多个所述插座均未出现所述第二预设异常状况,则通过所述插排控制单元生成供电请求指令发送至所述电源管理模块。
可选地,在所述通过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基于接收到的所述供电请求指令,对所述逆变器进行上电处理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电源管理模块接收到所述供电请求指令后,检测所述逆变器是否出现第三预设异常状况;
若检测到所述逆变器未出现所述第三预设异常状况,则执行所述通过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基于接收到的所述供电请求指令,对所述逆变器进行上电处理的步骤。
可选地,在所述分别检测多个所述插座是否出现第二预设异常状况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检测到多个所述插座出现所述第二预设异常状况,则确定所述放电插排取电失败,生成插座自检异常提示并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远程商用车研发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远程商用车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791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