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点间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310640711.4 | 申请日: | 2023-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831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 发明(设计)人: | 赵谦谦;阚宏伟;郝锐;肖麟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5/173 | 分类号: | G06F15/173;G06F9/455;H04L67/10;H04L67/109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苏培华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节点 通信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节点间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列表;根据列表将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虚拟化得到第一源节点和第一目标节点;获取第一源节点和第一目标节点之间的申请描述符,其中,申请描述符包括第一源节点和第一目标节点的内存地址;根据第一源节点的内存地址获取第一源节点的身份信息,根据第一目标节点的内存地址获取第一目标节点的身份信息;根据第一源节点的身份信息和第一目标节点的身份信息,通过远程直接存储器访问模块对第一源节点和第一目标节点执行通信动作。由于本申请提供的节点间通信方法依赖RDMA模块执行第一源节点和第一目标节点间的通信动作,不需要CPU参与,提高了节点间通信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点间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非易失性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集群管理难度随着大规模集群和超大规模集群的出现呈指数级增长,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集群管理工具对集群进行管理。现有的集群管理工具往往采用容器技术进行部署。但是这种部署方式中单一图形处理单元(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只能被一个容器占用,GPU的芯片算力存在浪费。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往往采用虚拟化技术实现多个不同容器间的GPU资源共享,但是,多个虚拟图像处理单元(Vitual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VGPU)容器间同样需要多条网络进行通信,而这些网络通信需要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参与。当处理任务复杂时,CPU长时间被不同容器间的通信严重占用,通信处理能力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节点间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非易失性可读存储介质。本申请提供的节点间通信方法中,节点间通信方法通过携带第一源节点的内存信息和第一目标节点的内存信息确定第一源节点的身份信息和第一目标节点的身份信息,根据第一源节点的身份信息和第一目标节点的身份信息,通过远程直接存储器访问(Remote DirectMemory Access,RDMA)模块对第一源节点和第一目标节点执行通信动作。由于本申请提供的节点间通信方法依赖RDMA模块执行第一源节点和第一目标节点间的通信动作,不需要CPU参与,避免了CPU被节点间通信长期占用的问题,提高了节点间通信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节点间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列表;
根据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列表将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虚拟化得到第一源节点和第一目标节点,其中,第一源节点和第一目标节点为通用计算图形处理单元节点;
获取第一源节点和第一目标节点之间的申请描述符,其中,申请描述符包括第一源节点的内存地址和第一目标节点的内存地址;
根据第一源节点的内存地址获取第一源节点的身份信息,根据第一目标节点的内存地址获取第一目标节点的身份信息;
根据第一源节点的身份信息和第一目标节点的身份信息,通过远程直接存储器访问模块对第一源节点和第一目标节点执行通信动作。
可选的,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还包括:
对多个节点进行身份信息分配,其中,多个节点包括第一源节点和第一目标节点;
根据多个节点的身份信息分配顺序对多个节点进行统一内存地址编辑。
可选的,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还包括:
对多个节点执行集群动态分配动作,获取对应的身份信息。
可选的,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还包括:
构建多个节点的申请描述表,其中,申请描述表中携带多个节点之间的申请描述符;
根据先入先出原则从申请描述表中获取第一源节点和第一目标节点之间的申请描述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407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