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狂犬病病毒糖蛋白抗原、截短体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310640411.6 申请日: 2023-06-01
公开(公告)号: CN116375889B 公开(公告)日: 2023-07-28
发明(设计)人: 张琼林;巩玉洁;赵荣茂;段博芳;盛有鑫;杨晓霞;赵方圆;袁婷婷;陈娟;相德才;曾邦权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纳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K19/00 分类号: C07K19/00;C12N15/62;A61K39/205;A61P31/14;G01N33/569;G01N33/6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狂犬病 病毒 糖蛋白 抗原 截短体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狂犬病病毒糖蛋白抗原、截短体及其应用。如下M1)所示的蛋白质:M1)狂犬病病毒糖蛋白自N端起第20‑69位氨基酸残基和狂犬病病毒糖蛋白自N端起第210‑415位氨基酸残基连接形成,所述狂犬病病毒糖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根据已有的蛋白质三维结构,对狂犬病病毒糖蛋白与抗体的结构进行了分析,选择与抗体直接相互作用的稳定性较好的抗原片段,使用真核昆虫表达系统进行表达,该蛋白经过免疫学实验验证,可以很好地结合抗体,该截短体蛋白抗原与抗体的亲和力强,可用于制备高敏感性的诊断试剂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狂犬病病毒糖蛋白抗原、截短体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 RV)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属于乙类传染病和二类动物疫病。狂犬病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外形呈子弹状,核衣壳呈螺旋对称,表面有包膜。狂犬病病毒在野生哺乳动物中广泛传播,肉食性哺乳动物是其天然宿主,宠物犬和猫是人类和家畜发生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

狂犬病病毒主要攻击人类和动物的神经系统,发病后缺乏有效治疗方法,病死率接近100%,目前有效的防治手段主要是接种狂犬疫苗和注射抗狂犬病病毒血清。发达国家由于宠物强制免疫,由宠物传染人类的病例较少,主要关注野生动物的传染。

宠物接种狂犬疫苗是保护宠物和人类,防治狂犬病的有效方法。狂犬病病毒疫苗常用灭活/减毒病毒或假病毒作为抗原。免疫后检测宠物血液中蛋白抗体的水平,能确定动物对病毒株的抵抗力。对宠物的狂犬病病毒抗体水平的日常监测是选择疫苗、评估免疫程序合理性、掌握健康状态的重要手段,也是适时注射疫苗的主要依据。目前针对狂犬病病毒抗体水平的诊断试剂参差不齐,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特异性强、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的诊断方法势在必行。

狂犬病病毒的主要抗原包括病毒外膜上的糖蛋白(G)抗原和内层的核蛋白(N)抗原。糖蛋白G能与人类和动物神经系统中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病毒具有神经毒性,可以使体内产生中和抗体及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具有保护作用。核蛋白N可使体内产生补体结合抗体和沉淀素,但是不具有保护作用。因此选择检测抗体的抗原蛋白时,已有的研究和专利常用病毒颗粒、单独糖蛋白G或者串联的糖蛋白G和核蛋白N。糖蛋白G由于C端有跨膜区,膜蛋白表达纯化成本很高,因此通常选择截短体蛋白使用。

结构生物学的发展使得科学家可以更直观的观察病毒抗原蛋白与抗体的相互作用。目前狂犬病病毒糖蛋白G和核蛋白N的结构均已公开发表,中国、美国和英国的团队分别发表了狂犬病病毒糖蛋白G与单克隆抗体轻链、重链可变区的复合物结构,为深入理解糖蛋白G与单克隆抗体的结合提供了重要支持。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中提到,病毒中和试验(VN)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狂犬病监测接种疫苗动物抗体反应的推荐方法。开展VN方法需要使用活的狂犬病病毒和Vero细胞,敏感性和特异性好,但由于狂犬病病毒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操作风险高,常作为验证性试验,不适用于临床大规模检测。

综上所述,现有的检测方法存在着各种缺陷,亟待通过免疫学原理、基因工程技术等手段,筛选出合适的狂犬病病毒抗原、抗体,使得可采用ELISA包被板为载体发生反应,快速、简便、可批量检测,更适用于临床检测。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狂犬病病毒糖蛋白抗原、截短体及其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如下M1)所示的蛋白质:M1)狂犬病病毒糖蛋白自N端起第20-69位氨基酸残基和狂犬病病毒糖蛋白自N端起第210-415位氨基酸残基连接形成;

所述狂犬病病毒糖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蛋白质或截短体,所述截短体为如下(1)-(4)中任一所示:

(1)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2所示的蛋白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纳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纳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404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