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光圈大相对照度扫瞄镜头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624795.2 | 申请日: | 2023-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60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 发明(设计)人: | 柳振全;丁翊轩;李梦幻;丁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翊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15/14 | 分类号: | G02B15/14;G02B1/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 代理人: | 刘一闯 |
| 地址: | 47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圈 相对 照度 镜头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光圈大相对照度扫瞄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第十透镜和感光芯片,所述第一透镜至第十透镜均为玻璃镜片,所述第一透镜至第十透镜的焦距依次为负、负、正、正、负、正、负、正、正、正,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组成固定组,所述第四透镜至第十透镜组成调焦组。本发明通过采用浮动对焦方式,对畸变和放大倍率进行优化,做到小畸变和宽放大倍率两种效果;通过调焦组的相对移动,实现工作距离150mm-600mm的清晰对焦,能满足宽测量范围、大光圈、低畸变的应用需求,同时其通光孔径也可灵活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扫描镜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光圈大相对照度扫瞄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器视觉需求与日俱增,特别是在电子制造、液晶屏缺陷检测、手机触摸屏线路和尺寸的测量以及食品包装等众多行业中,线扫机器视觉镜头已经被广泛应用,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良品率。对线扫机器视觉镜头的光学性能和测量范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是,国内现有的线扫机器视觉镜头普遍存在测量范围窄、畸变大、通光量不足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光圈大相对照度扫瞄镜头,能够满足宽测量范围、大光圈、低畸变的应用需求,同时其通光孔径也可灵活调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光圈大相对照度扫瞄镜头,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光圈大相对照度扫瞄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第十透镜和感光芯片,所述第一透镜至第十透镜均为玻璃镜片,所述第一透镜至第十透镜的焦距依次为负、负、正、正、负、正、负、正、正、正,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组成固定组,所述第四透镜至第十透镜组成调焦组。
本发明依次设置十个透镜,且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组成固定组,第四透镜至第十透镜组成调焦组,通过采用浮动对焦方式,对畸变和放大倍率进行优化,做到小畸变和宽放大倍率两种效果;通过调焦组的相对移动,实现工作距离150mm-600mm的清晰对焦,能满足宽测量范围、大光圈、低畸变的应用需求,同时其通光孔径也可灵活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之间设置可变光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可变光阑,对光束起限制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七透镜均为负弯月形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和第十透镜均为双凸透镜;所述第六透镜、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均为正弯月形透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扫描镜头的成像分辨率,降低成像畸变率,满足不同工作距离的放大倍率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通过光敏胶胶合成第一胶合透镜,所述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通过光敏胶胶合成第二胶合透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合体优化调整10个共8组镜片的关系,相对照度得到极大提升,最佳工作距离处可达70%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和第十透镜的中心厚度分别为9mm、6mm、10.5mm、7.65mm、0.7mm、4mm、1.2mm、3.6mm、3.5mm、3.9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及第九透镜和第十透镜之间的间距分别为5.9mm、20.3mm、3.6mm、1.07mm、8.8mm、12mm、1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翊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翊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247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声波谐振器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速数据传输电缆及其制造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