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载药球囊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93460.1 | 申请日: | 2023-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74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墨菲;王开楠;职康康;曲乐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征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31/00;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易瑞智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8 | 代理人: | 聂瑶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药球囊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药球囊,包括扩张后与血管内壁或肠道内壁相贴合的球囊本体、与球囊本体内部相通的球囊导管,球囊本体分为内层、中空腔与外层,内层表面固定有可降解微针阵列,中空腔为空腔,外层设有顺序排列的贯穿孔。发明设计了多层式球囊并采用了可伸缩式降解微针,本发明的载药球囊具有两个输送管道,在植入微针前可对伤口进行预先冲洗;使用前降解微针可收入球囊内部,使用时利用球囊内层形变将降解微针压入病变区域,可有效解决球囊深入病变区域过程中降解微针形变和表面药物受到冲刷导致用药精准性降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药球囊,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药物球囊是一种介入医疗器械,主要用于病变狭窄血管的治疗,其表面涂敷药物,使用时药物经球囊深入病变部位,其深入病变部位之前往往要经过血流冲刷,这一过程中往往会造成表面药物损失,导致用药量无法精确控制,影响治疗效果,被冲刷的药物会随血流进入循环,严重的甚至引发远端栓塞等问题。除此以外,在用药时还存在球囊扩张导致血管内膜撕裂、患者二次受伤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申请号为CN2022115238214的中国专利将药物装载在可降解微针上,再通过将可降解微针植入病变斑块的方式减少球囊扩张大小。但上述方法中依然存在药物直接暴露在血液中可能被冲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载药球囊,可实现可降解微针的有效保护,解决上述容易被冲刷的技术问题。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载药球囊,包括扩张后与血管内壁或肠道内壁相贴合的球囊本体、与球囊本体内部相通的球囊导管,所述球囊本体分为内层、中空腔与外层,所述内层表面固定有可降解微针阵列,所述中空腔为空腔,所述外层设有与可降解微针一一对应的贯穿孔,所述内层与外层之间设有连接点。
进一步地,所述可降解微针表面涂敷有抗增殖药物。
进一步地,所述抗增殖药物为紫杉醇和西罗莫司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贯穿孔直径略大于可降解微针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球囊导管包括:管座、与管座连接并与内层及中空腔相连接的第一输送管道、与中空腔及外层相连接的第二输送管道,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管道内部的导丝,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管道上远离所述球囊本体一端的与第一输送管道连接的第一充盈口、与第二输送管道连接的第二充盈口,所述第一输送管道套设在第二输送管道内部所述管座远离球囊本体的一端还设有导丝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管道内传输的流体为气体或生理盐水,所述第二输送管道内传输的流体为生理盐水。
上述载药球囊的使用方法为:
S1:将带有可降解微针阵列的球囊本体经导丝到达病变部位;
S2:经过第一输送管道注入气体或生理盐水,使得内层膨胀,可降解微针经贯穿孔刺入病变部位的斑块上;
S3:内层缩小,可降解微针与内层的外表面分离,可降解微针留在斑块中;
球囊本体经导丝撤出,可降解微针缓慢降解并持续释放药物发挥治疗效果。
进一步地,上述使用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第一输送管道注入气体或生理盐水前经第二输送管道缓慢注满生理盐水。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设计了多层式球囊并采用了可伸缩式降解微针。球囊具有两个输送管道,在植入微针前可对伤口进行预先冲洗;使用前降解微针可收入球囊内部,使用时利用球囊内层形变将降解微针压入病变区域,可有效解决球囊深入病变区域过程中降解微针形变和表面药物受到冲刷导致用药精准性降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征医院,未经上海长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934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