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液压阻尼阀组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481020.4 | 申请日: | 2023-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98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 发明(设计)人: | 唐博;杨世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鑫通电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9/34 | 分类号: | F16F9/34;F15B13/02 |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珉 |
| 地址: | 110136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液压 阻尼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向液压阻尼阀组,属于阻尼器技术领域,包括固定阀芯6,以及分别固定连接于固定阀芯6两侧的第一导套3和第二导套9,且所述固定阀芯6上设有若干阻尼孔,第一导套3和固定阀芯6构成第一液压腔,第二导套9和固定阀芯6构成第二液压腔,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内部充满液压油,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之间设有若干通油通道,在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内分别设有阻断部件,当一侧液压腔相对另一侧液压腔的正压强差超过限定数值时,高压侧阻断部件可以封闭所有通油通道,使液压油仅能通过固定阀芯6上的阻尼孔进入低压侧液压腔,进而实现双向阻尼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阻尼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液压阻尼阀组。
背景技术
使自由振动衰减的各种摩擦和其他阻碍作用,称之为阻尼,而安置在结构系统上的使受到冲击而产生的振动很快衰减所制成的增加阻尼的装置称为阻尼器。航天、航空、军工、枪炮、汽车等行业中早已应用各种各样的阻尼器来减振消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人们开始逐步地把这些技术转用到建筑、桥梁、铁路等结构工程中,其发展十分迅速。
阻尼器结构形式多种多样,有液压阻尼器、固体粘滞阻尼器、空气阻尼器和摩擦阻尼器等,其中液压阻尼器通过内部设置的阻尼阀对粘滞流体介质节流产生阻尼,对周期性荷载和冲击性荷载有优秀的抑制作用,广泛应于核电厂、火电厂、化工厂、钢铁厂等的管道及设备的振动,以及控制冲击性的流体振动和地震激扰的管系振动。液压阻尼器常用的液压油有硅油、机械油、柴油、机油、变压器油等。液压阻尼器既要抑制管道或需要保护的物项在承受外部冲击载荷时的异常振动、摆动或晃动,甚至部分特种设备要求液压阻尼器此时完全呈现刚性,又要允许管道或需要保护的物项因发生许用形变(如管道正常的热膨胀)而产生的位置移动,为达到上述要求,阻尼器内部的阻尼阀组需要能够根据外界载荷自适应进行动作。
现有的双向阻尼阀一般采用两套单向阀和阻尼阀的组合实现双向阻尼作用,同时需要设置多条阻尼通路,体积大且结构复杂。文献号为CN204942128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单阻尼通路的双向阻尼阀结构,但该方案仍需通过在可滑动阀芯的两端设置两套阻尼部件来实现双向阻尼作用,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整个阀芯与左右阀座持续碰撞,耐用性低的同时不能实现对冲击性荷载的快速响应,在外部载荷消失后不能实现阻尼通道的自恢复,其可滑动阀芯与左右阀座采用锥形面密封,制造难度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双向阻尼阀结构体积大且结构复杂,不能实现对冲击性荷载的快速响应,且外部载荷消失后不能实现阻尼通道的自恢复,同时耐用性低,制造难度大,成本较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向液压阻尼阀组,包括固定阀芯,以及分别固定连接于固定阀芯两侧的第一导套和第二导套,且所述固定阀芯上设有若干阻尼孔,第一导套和固定阀芯构成第一液压腔,第二导套和固定阀芯构成第二液压腔,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内部充满液压油,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之间设有若干通油通道,在第一液压腔内设有第一阻断部件,当第一液压腔相对第二液压腔的正压强差超过限定数值时,第一阻断部件可以封闭所有通油通道,使液压油仅能通过固定阀芯上的阻尼孔进入第二液压腔;在第二液压腔内设有第二阻断部件,当第二液压腔相对第一液压腔的正压强差超过限定数值时,第二阻断部件可以封闭所有通油通道,使液压油仅能通过固定阀芯上的阻尼孔进入第一液压腔。
进一步的,第一导套和第二导套的外侧紧密套设有阀套,且第一导套和第二导套与阀套之间设有若干通油腔,并在第一导套和第二导套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与所述通道的对应的通油孔,通油腔和通油孔共同组成所述通油通道。
进一步的,阀套两端固定连接有导套挡圈,所述导套挡圈的材质为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鑫通电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鑫通电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810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