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滤波方法、滤波装置、芯片和耳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310418777.9 | 申请日: | 2023-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563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 发明(设计)人: | 吴荣贵;王乐临;李国梁;王鑫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田玉珺;毛威 |
| 地址: | 51804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滤波 方法 装置 芯片 耳机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滤波方法、滤波装置、芯片和耳机,能够提高耳机的通透效果。该耳机包括耳外麦克风,该耳外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包括第一频段的信号和第二频段的信号,第一频段低于第二频段。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第一通透滤波器对该声音信号进行处理,得到该声音信号的第一滤波信号,第一通透滤波器对第一频段的信号的增益大于对第二频段的信号的增益;对该声音信号进行降底噪处理,并基于第二通透滤波器对降底噪后的该声音信号进行处理,得到该声音信号的第二滤波信号,第二通透滤波器对第二频段的信号的增益大于对第一频段的信号的增益;根据第一滤波信号和第二滤波信号,确定耳机的补偿信号。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音频处理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滤波方法、滤波装置、芯片和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特别是入耳式的耳机,在正常佩戴时会阻挡住大部分的环境声,通常,耳机佩戴者希望在某些场景下能够清晰地听到环境的声音,因此,耳机需要具有通透模式。耳机的通透模式可以利用通透滤波器对耳机外部的声音的进行抬升,从而将外部的声音在耳内进行还原。耳机的通透效果直接影响用户的听觉感受,为此,如何提高耳机的通透效果,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滤波方法、滤波装置、芯片和耳机,能够提高耳机的通透效果。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滤波方法,应用于具有通透模式的耳机,所述耳机包括耳外麦克风,所述耳外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包括第一频段的信号和第二频段的信号,所述第一频段中的至少部分频段低于所述第二频段中的至少部分频段,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第一通透滤波器对所述声音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所述声音信号的第一滤波信号,所述第一通透滤波器为硬件通透滤波器,所述第一通透滤波器对所述声音信号中所述第一频段的信号的增益,大于所述第一通透滤波器对所述声音信号中所述第二频段的信号的增益;对所述声音信号进行降底噪处理,并基于第二通透滤波器对降底噪后的所述声音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所述声音信号的第二滤波信号,所述第二通透滤波器为软件通透滤波器,所述第二通透滤波器对降底噪后的所述声音信号中所述第二频段的信号的增益,大于所述第二通透滤波器对降底噪后的所述声音信号中所述第一频段的信号的增益;根据所述第一滤波信号和所述第二滤波信号,确定所述耳机的补偿信号。
所述软件通透滤波器例如包括FIR滤波器或者IIR滤波器,所述硬件通透滤波器例如包括FIR滤波器或者IIR滤波器。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声音信号进行降底噪处理,包括:获取预先估计的底噪信号;根据所述底噪信号和所述声音信号,确定降底噪后的所述声音信号。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耳机还包括扬声器和耳内麦克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扬声器输出的音频信号、以及所述耳内麦克风采集的耳内信号,确定次级传递函数;根据所述耳机在佩戴状态下的所述耳外麦克风采集的耳外信号、以及在未佩戴所述耳机的状态下耳内接收的信号,确定所述第一通透滤波器。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声音信号的多个频带的能量值;根据所述声音信号的多个频带的能量值,对所述补偿信号的所述多个频带的能量值分别进行调整,以使所述补偿信号的所述多个频带的能量值小于或等于所述多个频带各自对应的能量阈值。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声音信号的多个频带的能量值,对所述补偿信号的所述多个频带的能量值分别进行调整,包括:根据所述声音信号的所述多个频带中每个频带的能量值、以及所述每个频带对应的能量阈值,确定所述每个频带对应的调整量;根据所述每个频带对应的调整量,对所述补偿信号的所述每个频带的能量值进行调整。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声音信号的所述多个频带中每个频带的能量值、以及所述每个频带对应的能量阈值,确定所述每个频带对应的调整量,包括:根据所述每个频带的能量值与所述每个频带对应的能量阈值之间的差值,确定所述每个频带对应的调整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频带为所述声音信号的N个频带中能量值超过对应的能量阈值的频带,N为正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187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