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散热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303486.5 | 申请日: | 2023-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22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余绍棠;成年斌;袁海龙;莫华莲;谢健兴;杨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10N10/13 | 分类号: | H10N10/13;H10N10/17;H10N10/01 |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吴静芝 |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散热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主动散热基板,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板(10)、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沿第一方向相对两侧的第一金属电极(22)和第二金属电极(24),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电极(22)和所述第二金属电极(24)之间的散热单元(30),以及覆盖在所述散热单元(30)顶部的导热板(40);
所述散热单元(30)包括并列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电极(22)和所述第二金属电极(24)之间的N型半导体片(320N)和P型半导体片(320P),以及分别与所述N型半导体片(320N)和所述P型半导体片(320P)连接的中间金属电极(322);
所述N型半导体片(320N)与所述P型半导体片(320P)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填充有填充介质(324);
所述N型半导体片(320N)的侧面与所述第一金属电极(22)接触,所述P型半导体片(320P)的侧面与所述第二金属电极(24)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散热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金属电极(322)的顶面与所述第一金属电极(22)的顶面和所述第二金属电极(24)的顶面齐平;
所述P型半导体片(320P)的顶面的所述N型半导体片(320N)的顶面均与所述中间金属电极(322)的顶面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散热基板,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10)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两侧的第一导热侧板(52)和第二导热侧板(54);
所述第一导热侧板(52)位于所述第一金属电极(22)的相对所述N型半导体片(320N)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导热侧板(54)位于所述第二金属电极(24)的相对所述P型半导体片(320P)的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动散热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热侧板(52)和所述第二导热侧板(54)的横截面为方形、矩形、直角三角形或L型中的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散热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单元(30)的数量为两个或以上,包括m个第一散热单元(32)和n个第二散热单元(34);
所述第一散热单元(32)和所述第二散热单元(34)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列在所述第一金属电极(22)和所述第二金属电极(24)之间,且各所述第一散热单元(32)和各所述第二散热单元(34)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散热单元(32)中N型半导体片(320N)、P型半导体片(320P)的设置位置与所述第二散热单元(34)中N型半导体片(320N)、P型半导体片(320P)的设置位置相反;其中,m≥1,且n=m,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为90°;
各所述第一散热单元(32)的N型半导体片(320N)的侧面与所述第一金属电极(22)接触,其P型半导体片(320P)的侧面与所述第二金属电极(24)接触;
各所述第二散热单元(34)的P型半导体片(320P)的侧面与所述第一金属电极(22)接触,其N型半导体片(320N)的侧面与所述第二金属电极(24)接触;
从排列在前端的第一个所述第一散热单元(32)开始,每个所述第一散热单元(32)与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第二散热单元(34)之间的第一金属电极(22)断开,直至第m个所述第一散热单元(32)与第n个所述第二散热单元(34)之间的第一金属电极(22)断开;
从排列在前端的第一个所述第二散热单元(34)开始,每个所述第二散热单元(34)与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第一散热单元(32)之间的第二金属电极(24)断开,直至第n-1个所述第二散热单元(34)与所述第m个所述第一散热单元(32)之间的第二金属电极(24)断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0348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时域多特征差异匹配的隔离开关缺陷诊断方法
- 下一篇:侧壁面板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