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冷器压力测试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18665.9 | 申请日: | 2023-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83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 发明(设计)人: | 詹铁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杰硕真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04;G01N3/06;G01N3/02 |
| 代理公司: | 安徽专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94 | 代理人: | 张云枝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冷器 压力 测试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应用于压力测试领域的一种蓄冷器压力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通过回收罐等装置的设置,被测管在测试结束后,打开泄压控制阀将被测管的内部的高压氮气通过泄压管导入回收罐的内部对氮气进行回收,避免了氮气的浪费,同时打开排水控制阀和水泵,关闭进水控制阀,向被测管的内部填充置换液,此时被测管内部残留的氮气就可完全被挤压至回收罐的内部,然后关闭泄压控制阀,打开排气控制阀,使水泵将被测管内部的置换液重新抽回至储液罐的内部,并将排气控制阀和排水控制阀关闭,最后将被测管从上接板和下接板上拆除,通过上述设置,可进一步的对被测管内部残留的氮气进行回收,极大的避免了氮气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压力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蓄冷器压力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蓄冷器是一种回热式热交换器,在回热式换热器中流体进行周期性交变流动,冷热流体交替与换热器中的蓄冷介质进行换热,在低温循环中,它通过热量的交换,达到积蓄冷量的目的。
蓄冷器的核心部件需要能承受一定的压力,因此在组装前,需要对部件进行压力测试,来判断产品是否合格,避免了组装后产品不合格需要返工更换零部件。
压力检测采用气压检测,检测前向部件内部充氮气,然后使用压缩机进行加压,一般还附带有氮气回收功能,但氮气回收的过程中不能回收全部的氮气,或者回收的氮气中掺杂很多杂气,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申请目的为:提高压力检测时氮气的回收效果,相比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蓄冷器压力测试系统,包括集成控制器和氮气罐,还包括上接板、下接板、被测管和回收罐,上接板和下接板分别与被测管的顶端和底端密封固定连接,上接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气管和泄压管,氮气罐的输出端与支气管之间固定连接有总气管,总气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总控制阀和压缩机,且集成控制器可控制总控制阀和压缩机的开和关,泄压管远离上接板的一端与回收罐的顶端固定连接,泄压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泄压控制阀且集成控制器可控制泄压控制阀的开和关,下接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且压力传感器与集成控制器电性连接;
一种蓄冷器压力测试系统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待检测的被测管放置在上接板与下接板之间,并对其进行密封固定连接;
S2、集成控制器关闭泄压控制阀,打开总控制阀使氮气罐内的氮气通过压缩机、总气管、支气管依次充入被测管的内部,然后关闭总控制阀;
S3、集成控制器启动压缩机向被测管的内部施加压力,且压力传感器记录被测管内部压力值变的变化,并传回至集成控制器中;
S4、集成控制器打开泄压控制阀将被测管的内部的高压氮气通过泄压管导入回收罐的内部对氮气进行回收,将被测管从上接板和下接板上取下,并安装新的被测管进行检测,压力传感器记录的数据保存在集成控制器中,实现完全回收测试时使用的氮气,避免了氮气的浪费。
进一步的,氮气罐的一侧设置有储液罐,储液罐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下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进水管和排水管。
进一步的,进水管和排水管的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控制阀和排水控制阀,排水管的外壁还固定连接有水泵,水泵、进水控制阀、排水控制阀均与集成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储液罐的内部填充有置换液,支气管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排气控制阀,排气控制阀与集成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可使被测管的内部填充为高纯度的氮气,增加了被测管升压时的稳定性;同时,可进一步的对被测管内部残留的氮气进行回收,极大的避免了氮气的浪费。
进一步的,储液罐的体积大于被测管的体积,上接板顶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集成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上述设置,避免了被测管内的置换液通过支气管向外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杰硕真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杰硕真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186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