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临时限速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73841.1 | 申请日: | 2023-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46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 发明(设计)人: | 崔佳诺;杜江红;焦万立;张艳辉;王耀侦;王伟杰;南若愚;任爱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L27/20 | 分类号: | B61L27/20;B61L27/7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蔡舒野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临时 限速 处理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临时限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临时限速服务器系统TSRS向地面设备发送第一临时限速信息;
地面设备将所述第一临时限速信息按照设定存储方式进行存储;
地面设备将存储的第一临时限速信息转换为第二临时限速信息,并向列车发送第二临时限速信息,以使列车根据所述第二临时限速信息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临时限速信息包括:正线临时限速信息和侧线临时限速信息;临时限速服务器系统TSRS向地面设备发送第一临时限速信息,包括:
当临时限速服务器系统TSRS向地面设备下达正线临时限速信息时,根据正线临时限速信息编号、地面设备编号、正线线路编号、限速起点里程标、限速终点里程标、限速值及限速原因信息生成第一临时限速信息,并将所述第一临时限速信息发送至所述地面设备;
当临时限速服务器系统TSRS向地面设备下达侧线临时限速信息时,根据侧线临时限速信息编号、地面设备编号、侧线区编号、限速值及限速原因信息生成第一临时限速信息,并将所述第一临时限速信息发送至所述地面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存储方式包括:限速区段结合限速偏移方式,以及限速起终点里程标方式;地面设备将所述第一临时限速信息按照设定存储方式进行存储,包括:
当地面设备接受到正线临时限速信息时,根据正线临时限速信息确定区段;
根据所述区段的属性确定站内区段和区间区段;其中,所述站内区段覆盖无线网络,所述区间区段未覆盖无线网络;
若正线临时限速信息所属区段为站内区段,则根据所述站内区段确定限速起点区段编号、限速起点区段偏移、限速终点区段编号及限速终点区段偏移;
将所述第一临时限速信息依次按照正线临时限速信息编号、限速值、限速起点区段编号、限速起点区段偏移、限速终点区段编号及限速终点区段偏移的方式进行存储;
若正线临时限速信息所属区段为区间区段,则将所述第一临时限速信息依次按照正线临时限速信息编号、限速值、正线线路编号、限速起点里程标及限速终点里程标的方式进行存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地面设备将所述第一临时限速信息按照设定存储方式进行存储,包括:
当地面设备接受到侧线临时限速信息时,则根据所述侧线临时限速信息确定限速区段左偏移和限速区段右偏移;
将所述第一临时限速信息依次按照侧线区编号、限速区段左偏移、限速区段右偏移及限速值的方式进行存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地面设备将存储的第一临时限速信息转换为第二临时限速信息,包括:
获取列车位置信息;所述列车位置信息包括列车车头位置信息和列车车尾信息;
根据所述列车位置信息确定列车前方走行路径;
确定所述前方走行路径内的已存储的第一临时限速信息;
将所述已存储的第一临时限速信息转换为列车车头位置信息至限速起点、限速长度及限速值形式的第二临时限速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地面设备将存储的第一临时限速信息转换为第二临时限速信息,包括:
若所述前方走行路径经过站内区段,则将存储的第一临时限速信息按照限速区段结合限速偏移方式计算第二限速临时信息,并将所述第二临时限速信息发送至列车;
若所述前方走行路径经过区间区段,则将存储的第一临时限速信息按照限速起终点里程标方式计算第二限速临时信息,并将所述第二临时限速信息发送至列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列车根据所述第二临时限速信息运行,包括:
列车根据所述第二临时限速信息计算制动曲线;
列车根据所述制动曲线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7384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