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厂储能冷却水循环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016621.8 | 申请日: | 2023-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47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言;王松寒;司瑞才;李佳;刘希闻;姚卓宏;周驰;杨小芬;金樱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F25D17/02 | 分类号: | F25D17/02;F25D23/00 |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06 | 代理人: | 王楠楠;李晓莉 |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厂 冷却 水循环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厂储能冷却水循环设备,属于电厂储能冷却技术领域,该设备包括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外侧固定有壳体,所述排气管道内外两侧分别插接有第一冷却管与第二冷却管,所述第一冷却管与第二冷却管相互连通连接,所述壳体内分别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动力腔与散热腔,所述第二冷却管与动力腔连通连接,所述第一冷却管与散热腔连通连接,所述动力腔内滑动安装有活塞,所述散热腔外侧固定有散热风机,所述第一冷却管与第二冷却管外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导管与第二导管,所述动力腔内腔一端面两侧开设有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导管两端分别与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连接。本发明可以同时对排气管道内外两侧进行冷却,提高冷却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厂储能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厂储能冷却水循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火力发电时,主要采用燃煤的方式,对水分进行加热,产生水蒸气,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带动叶轮及转子转动,将热能转化为动能,配合定子切割磁感线,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因此,在进行火力发电时,会产生大量的高温水蒸气,而为避免对周围环境温度造成影响,且对排气管道进行保护,在排出水蒸气时,需要对其进行降温,但是,现有电厂冷却设备,在对管道进行散热时,大多将散热管环绕于管道外围,虽然可以对管道进行保护,却无法保证对水蒸气的散热效果,难以避免对周围环境温度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厂储能冷却水循环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厂储能冷却水循环设备,包括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外侧固定有壳体,所述排气管道内外两侧分别插接有第一冷却管与第二冷却管,所述第一冷却管与第二冷却管相互连通连接,所述壳体内分别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动力腔与散热腔,所述第二冷却管与动力腔连通连接,所述第一冷却管与散热腔连通连接,所述动力腔内滑动安装有活塞,所述散热腔外侧固定有散热风机。
进一步,所述第一冷却管与第二冷却管外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导管与第二导管,所述动力腔内腔一端面两侧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导管两端分别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接,所述散热腔内腔一侧开设有与第一导管连接的第五通孔,所述动力腔另一端面两侧开设有与散热腔内腔连通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
进一步,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端面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密封板与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外端面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三密封板与第四密封板。
进一步,所述动力腔内转动安装有与活塞中部螺纹配合的往复丝杠,所述散热风机的输出轴与往复丝杠之间转动安装有通过锥齿轮组与两者相互啮合的转动杆。
进一步,所述散热腔一侧等间距开设有多个散热通腔,所述散热通腔两端与外界相通,且所述散热通腔与散热风机位置匹配。
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发明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出的电厂储能冷却水循环设备,设置第一冷却管与第二冷却管,通过活塞,可以将水分在第一冷却管、第二冷却管、动力腔及散热腔内进行循环引导,配合散热风机,可以对散热腔内部水分进行散热,从而可以循环对排气管道内外两侧进行散热,可以同时对排气管道及排气管道内部水蒸气进行散热,从而保证散热效率。
2、本发明提出的电厂储能冷却水循环设备,设置转动杆,在散热风机内部电机带动散热扇叶转动时,可以同时带动往复丝杠进行转动,通过往复丝杠与活塞之间的螺纹配合,可以带动活塞在动力腔内进行往复运动,配合四个密封板,可以带动水分循环运动,提高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排气管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动力腔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166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