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01413.0 | 申请日: | 2023-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32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陈阔;崔臻;蒋剑;陶广华;杜克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禾美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6;H01M10/6557;H01M10/6561;H01M10/6563;H01M10/6566;H01M10/6569;H01M50/244;H01M50/249;H01M50/258;H01M50/264;H05F1/00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戚秋鹏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新能源 汽车 动力电池 系统 | ||
1.一种模块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包括容纳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盒体(1)的顶部通过装配螺栓(4)安装有用于密封容纳盒体(1)顶部开口的盒体封盖(2),所述容纳盒体(1)内安装有多个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盒体封盖(2)上安装有多个第一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与第二支撑机构配合用于夹持电池模组(11);
所述电池模组(11)的底部与所述容纳盒体(1)的底板之间形成用于通风的下引风通道(16),所述电池模组(11)的顶部与所述盒体封盖(2)之间形成用于出风的上出风通道(7),相邻两个电池模组(11)之间形成用于散热的散热通道(12),所述下引风通道(16)通过散热通道(12)与所述上出风通道(7)相连通;
所述容纳盒体(1)的一端设有与所述下引风通道(16)连通的进风通道(6),所述容纳盒体(1)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上出风通道(7)连通的排风通道(15),所述进风通道(6)与所述排风通道(15)均与容纳盒体(1)的外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第一卡板(13),所述第一卡板(13)通过第一支撑杆(9)与所述盒体封盖(2)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第二卡板(19),所述第二卡板(19)通过第二支撑杆(18)与所述容纳盒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电池模组(11)夹持在第一卡板(13)与第二卡板(19)之间,所述上出风通道(7)位于第一卡板(13)与盒体封盖(2)之间,所述下引风通道(16)位于第二卡板(19)与容纳盒体(1)的底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11)的表面还安装有换热套(17),所述换热套(17)上固定安装有散热板(10),所述散热板(10)的一侧延伸到散热通道(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12)与所述进风通道(6)的连通处还设有阻挡机构;
所述阻挡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卡板(19)上的铰接座(21),所述铰接座(21)上铰接有挡风板(22),所述挡风板(22)上安装有用于限制挡风板(22)逆时针转动的抵触板(23),所述抵触板(23)通过复位弹簧(24)与第二卡板(19)相连接;
所述挡风板(22)用于封堵散热通道(12)与进风通道(6)的连通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板(13)上还设有用于引风的引风板(8),所述引风板(8)位于散热通道(12)与所述上出风通道(7)之间,所述引风板(8)用于改变散热通道(12)内的气流方向,促进散热通道(12)内的气流与上出风通道(7)内的气流汇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模块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6)上连通有第一连接管(3),所述第一连接管(3)通过柔性波纹管(5)连通有输气装置;
所述输气装置包括聚风箱(25),所述聚风箱(25)为设有开口的箱体结构,所述聚风箱(25)远离开口的一侧设置为倾斜的引风面(28),所述聚风箱(25)内还设置有用于过固体颗粒的过滤板(27),所述过滤板(27)上设有多个过滤孔(26);
所述引风面(28)的底部连通有连通横管(31),所述连通横管(31)用于与所述柔性波纹管(5)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禾美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禾美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014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穿孔型焊接焊缝背面保护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稳定性安全挂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