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永磁电机的转子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000279.2 | 申请日: | 2023-0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33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 发明(设计)人: | 詹宇声;戴勇;郑宜锋;李琨;邓智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2K1/278 | 分类号: | H02K1/278;H02K1/2791 |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刘念涛;宋国荣 |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电机 转子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永磁电机的转子结构,包括转子铁心以及通过套筒固定于转子铁心上的磁极,所述的套筒为等厚圆套筒,所述的磁极为左右对称的不等厚磁极,对向排列的外侧圆弧和内侧圆弧为不同心的圆弧,内侧圆弧的圆心位于磁极轴线上,外侧圆弧与转子同心;与常规的套筒转子结构相比,本发明转子结构不仅优化了装配结构和工艺,还可提升气隙磁场正弦度,提升永磁体利用率,降低电机噪声,并且可通过更改套筒材料调节电机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永磁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永磁电机的转子结构。
背景技术
永磁电机以其优越的性能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包括高速运行场合和深海的运行环境。
为保证电机磁极在高速运行场合不受离心力破坏,在深水环境中不受海水腐蚀,均需要使用套筒来保护磁极,目前所使用的套筒及磁极结构有其劣势:1,使用等厚套筒,此时的磁极为等厚瓦型磁极,气隙磁场正弦度很差,磁场谐波大,永磁体利用率低,电机噪声大。2,使用不等厚磁极,套筒为不等厚的异形结构,加工难度大,生产成本高,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常规套筒转子结构的缺陷,提供一种永磁电机的转子结构,新的转子和磁极结构兼顾结构简单、性能优越的优势,不仅优化了结构和工艺,还可提升气隙磁场正弦度,提升电机性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永磁电机的转子结构,包括转子铁心以及通过套筒固定于转子铁心上的磁极,所述的套筒为等厚圆套筒,所述的磁极为左右对称的不等厚磁极,从而使气隙磁密接近正弦,对向排列的外侧圆弧和内侧圆弧为不同心的圆弧,其圆心分别位于磁极两侧,内侧圆弧的圆心位于磁极轴线上,外侧圆弧与转子同心。
所述的一种永磁电机的转子结构,可通过更改套筒材料调节电机特性,所述的套筒使用导磁材料制作,使转子特性接近内置式磁极结构。
所述的一种永磁电机的转子结构,可通过更改套筒材料调节电机特性,所述的套筒使用非导磁材料制作,使转子特性接近表贴式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常规的套筒转子结构相比,本发明转子结构不仅优化了装配结构和工艺,还可提升气隙磁场正弦度,提升永磁体利用率,降低电机噪声,并且可通过更改套筒材料调节电机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转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磁极结构示意图。
各附图标记为:图中标注说明:1—套筒,2—磁极,3—转子铁心,201—外侧圆弧,202—内侧圆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适用于各种径向永磁电机,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阐述。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永磁电机的转子结构,包括转子铁心3以及通过套筒1固定于转子铁心3上的磁极2,将磁极2固定于转子铁心3上后,在转子铁心3及磁极2套上套筒1进行保护固定,也可使用缠绕方式代替套筒1对磁极2进行固定。
参照图2所示,所述的套筒1为等厚圆套筒,所述的磁极2为左右对称的不等厚磁极,从而使气隙磁密接近正弦,对向排列的外侧圆弧201和内侧圆弧202为不同心的圆弧,其圆心分别位于磁极2两侧,内侧圆弧202的圆心位于磁极轴线上,外侧圆弧201与转子1同心。
可通过更改套筒材料调节电机特性,所述的套筒1使用导磁材料制作,使转子特性接近内置式磁极结构。可通过更改套筒材料调节电机特性,所述的套筒1使用非导磁材料制作,使转子特性接近表贴式结构
还可使用多段线代替磁极内圆弧202结构。
本发明与常规的套筒转子结构相比,不仅优化了装配结构和工艺,还可提升气隙磁场正弦度,提升永磁体利用率,降低电机噪声,并且可通过更改套筒材料调节电机特性。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未经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002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