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架及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469887.8 | 申请日: | 2022-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39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 发明(设计)人: | 苗天峰;戈超;冯汉队;董磊;霍延通;吴杰敏;张冬;詹康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徐工矿业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 |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董开龙 |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架 车辆 | ||
1.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纵梁机构,包括前弯梁、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前弯梁连接在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前端,构架成车架前部封闭环刚性结构;所述前弯梁的高度低于第一纵梁、第二纵梁,使得车架从前到后形成梯子型结构;
横梁机构,包括多个抗扭管,分别从第一纵梁端部贯穿至第二纵梁端部,形成两纵多横车架基体构架;
箱体后尾梁机构,与第一纵梁、第二纵梁尾部连接后形成箱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梁机构包括第一抗扭管和第二抗扭管,与第一纵梁、第二纵梁形成两纵两横车架基体构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抗扭管和第二抗扭管相互平行,且与所述第一纵梁、第二纵梁之间的夹角为直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抗扭管靠近前弯梁;
所述第二抗扭管靠近箱体后尾梁机构,且第二抗扭管贯穿安装在位于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外侧面上的第一悬挂座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抗扭管包括第一管、第一环管及第一封板;
所述第一封板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一管两端部;第一环管焊接在所述第一管两端;
所述第一环管位于所述第一纵梁以及第二纵梁中性面内,并与其焊接;
所述第一环管共四个,分别与所述第一纵梁以及第二纵梁内外端面焊接,使所述第一管与所述第一纵梁以及第二纵梁平缓过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抗扭管包括第一轴头、第二管;
所述第一轴头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二管两端部,形成阶梯形式抗扭管结构;
所述第一轴头分别与所述第一纵梁以及第二纵梁内外端面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相互平行,且所述前弯梁与所述第一纵梁、第二纵梁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纵梁、第二纵梁结构为渐变截面形式,其后部截面宽与前部截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下龙门梁机构,采用半圈包裹形式分别与第一纵梁、第二纵梁进行连接,形成具有局部刚性的封闭结构,其下半部结构为U型轮廓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龙门梁机构包括驾驶室固定座、第一前悬挂座、U型梁、第二前悬挂座和甲板固定座;
所述第一纵梁、第二纵梁对称布置在U型梁内环面两侧,所述驾驶室固定座和甲板固定座分别布置在U型梁外环面两侧,所述第一前悬挂座放置于驾驶室固定座下侧;所述第二前悬挂座放置于甲板固定座下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
靠近所述箱体后尾梁机构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上连接有多连杆机构;
所述多连杆机构整体为U型结构,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筋板和底板;
所述第一侧板连接于第一纵梁及第二纵梁内侧;第二侧板连接于第一纵梁及第二纵梁正下端;筋板连接在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之间;底板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筋板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
位于箱体后尾梁机构的两外侧面上各安装一个第二悬挂座机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后尾梁机构的底面两侧均安装有一个支撑座和一个副梁,所述箱体后尾梁机构的底面中部和靠近箱体后尾梁机构处的抗扭管上安装有一个横拉杆固定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徐工矿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徐工矿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6988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区充电用充电桩
- 下一篇:一种养殖场用除味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