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交通车辆车底检测用户外电气箱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194610.9 | 申请日: | 2022-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28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 发明(设计)人: | 左后林;易明;龚文忠;宗斌;刘斌;易兆祥;李宣伦;邵云;袁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7/14;G01N21/84;G01N21/01;H04N23/50 |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罗红枚 |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交通 车辆 车底 检测 用户 外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底检测用户外电气箱,包括:安装箱体,其顶部设有透光检测区,以供安装箱体内的检测元器件的检测光束或镜头视角透射后,对上方的轨道交通车辆的底部进行检测。安装箱体的顶部还罩设有上罩壳,上罩壳上对应透光检测区设有穿透口。上罩壳与安装箱体之间的区域还设有对透光检测区进行遮盖防水防尘的隔板开闭装置,隔板开闭装置上还设有对应透光检测区设置的透光口,且隔板开闭装置滑动设置以在检测时使透光口对准透光检测区。本实用新型的户外电气箱,能满足各种天气情况下,正常对轨道交通车辆底部拍照,不会因为下雨天气,导致安装箱体进水的风险,同时还起到很好的防尘作用,避免因灰尘导致电气元器件故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车辆车底检测用电气箱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底检测用户外电气箱。
背景技术
磁浮或轨道车辆是运行在固定轨道上的,对磁浮或轨道车辆车底进行检测时,可采用固定于轨道平面下方的检测元器件朝上对车底设备进行检测,在检测元器件需要检测时,电气箱打开顶盖,为检测元器件拍照车底提供开阔的视野,检测元器件不需要检测时,电气箱的顶盖关闭,检测完成后识别车辆车底设备是否有异常情况。
CN108426885A提出了一种轨道车辆车底检测用沉箱,当感应组件检测到车辆时,箱体顶盖打开,未检测到车辆时,箱体顶盖关闭。该发明在开盖时,无法保证异物或雨水不落到箱体中,长时间的日积月累,箱体中的部件容易损坏,可靠性不高,增加故障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底检测用户外电气箱,以解决现有的电气箱由于防水、防尘效果差,进而无法保证异物或雨水不落到箱体中,且长时间的日积月累,箱体中的部件容易损坏,可靠性低,故障风险增加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底检测用户外电气箱,包括:用于安装检测元器件并防止外部雨水和灰尘进入的安装箱体,安装箱体的顶部设有透光检测区,以供安装箱体内的检测元器件的检测光束或镜头视角透射后,对上方的轨道交通车辆的底部进行检测;安装箱体的顶部还罩设有上罩壳,上罩壳上对应透光检测区设有穿透口,以供检测光束或镜头视角穿设;上罩壳与安装箱体顶部之间的区域还设有对透光检测区进行遮盖防水防尘的隔板开闭装置,隔板开闭装置上还设有对应透光检测区设置的透光口,且隔板开闭装置滑动设置以在检测时使透光口对准透光检测区。
进一步地,安装箱体呈中空箱体状,其内底板上设有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以对应安装检测元器件和其它电气部件;安装箱体的底部还连接有安装底座,安装底座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地面上。
进一步地,安装箱体的顶板上设有贯穿板面设置的通孔,通孔的外周围设有固定于安装箱体顶板外表面上的安装框,安装框上设有用于封盖通孔的透光玻璃;对应设置的通孔、安装框及透光玻璃形成透光检测区。
进一步地,安装框外凸安装箱体顶板一定高度,且透光玻璃固定于安装框的顶部,以相对安装箱体的顶部抬高透光玻璃。
进一步地,安装箱体的顶部还设有多个螺纹座;上罩壳通过螺纹连接于螺纹座上的螺栓固定于螺纹座上。
进一步地,隔板开闭装置包括用于遮盖透光检测区的中隔板、用于驱动中隔板滑移的驱动构件、设置于中隔板与安装箱体顶板之间用于对中隔板的滑移进行导向的导向构件;中隔板平行安装箱体顶板设置,中隔板上还设有贯穿板面设置的透光口;驱动构件连接于安装箱体的顶部且连接中隔板。
进一步地,安装箱体的顶板包括水平设置的水平板,及位于水平板的一端且垂直水平板设置的竖板;驱动构件包括驱动缸,驱动缸的固定端与竖板固定,其相对的驱动端连接中隔板。
进一步地,导向构件包括固定于中隔板下表面上的滑块,及固定于安装箱体顶部且与滑块配合设置的导轨;中隔板通过滑块与导轨的配合定向滑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946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