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交通车辆车底检测用户外电气箱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194610.9 | 申请日: | 2022-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28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 发明(设计)人: | 左后林;易明;龚文忠;宗斌;刘斌;易兆祥;李宣伦;邵云;袁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7/14;G01N21/84;G01N21/01;H04N23/50 |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罗红枚 |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交通 车辆 车底 检测 用户 外电 | ||
1.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底检测用户外电气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安装检测元器件(10)并防止外部雨水和灰尘进入的安装箱体(20),安装箱体(20)的顶部设有透光检测区(30),以供安装箱体(20)内的检测元器件(10)的检测光束或镜头视角透射后,对上方的轨道交通车辆的底部进行检测;
安装箱体(20)的顶部还罩设有上罩壳(40),上罩壳(40)上对应透光检测区(30)设有穿透口(401),以供检测光束或镜头视角穿设;
上罩壳(40)与安装箱体(20)顶部之间的区域还设有对透光检测区(30)进行遮盖防水防尘的隔板开闭装置(50),隔板开闭装置(50)上还设有对应透光检测区(30)设置的透光口(501),且隔板开闭装置(50)滑动设置以在检测时使透光口(501)对准透光检测区(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车底检测用户外电气箱,其特征在于,
安装箱体(20)呈中空箱体状,其内底板上设有第一安装架(60)和第二安装架(70),以对应安装检测元器件(10)和其它电气部件(80);
安装箱体(20)的底部还连接有安装底座(90),安装底座(90)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地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车底检测用户外电气箱,其特征在于,
安装箱体(20)的顶板上设有贯穿板面设置的通孔(31),通孔(31)的外周围设有固定于安装箱体(20)顶板外表面上的安装框(32),安装框(32)上设有用于封盖通孔(31)的透光玻璃(33);
对应设置的通孔(31)、安装框(32)及透光玻璃(33)形成透光检测区(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车底检测用户外电气箱,其特征在于,
安装框(32)外凸安装箱体(20)顶板一定高度,且透光玻璃(33)固定于安装框(32)的顶部,以相对安装箱体(20)的顶部抬高透光玻璃(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车底检测用户外电气箱,其特征在于,
安装箱体(20)的顶部还设有多个螺纹座(110);
上罩壳(40)通过螺纹连接于螺纹座(110)上的螺栓固定于螺纹座(1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车底检测用户外电气箱,其特征在于,
隔板开闭装置(50)包括用于遮盖透光检测区(30)的中隔板(51)、用于驱动中隔板(51)滑移的驱动构件(52)、设置于中隔板(51)与安装箱体(20)顶板之间用于对中隔板(51)的滑移进行导向的导向构件(53);
中隔板(51)平行安装箱体(20)顶板设置,中隔板(51)上还设有贯穿板面设置的透光口(501);
驱动构件(52)连接于安装箱体(20)的顶部且连接中隔板(5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车底检测用户外电气箱,其特征在于,
安装箱体(20)的顶板包括水平设置的水平板,及位于水平板的一端且垂直水平板设置的竖板;
驱动构件(52)包括驱动缸,驱动缸的固定端与竖板固定,其相对的驱动端连接中隔板(5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车底检测用户外电气箱,其特征在于,
导向构件(53)包括固定于中隔板(51)下表面上的滑块(531),及固定于安装箱体(20)顶部且与滑块(531)配合设置的导轨(532);
中隔板(51)通过滑块(531)与导轨(532)的配合定向滑移。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车底检测用户外电气箱,其特征在于,
中隔板(5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还分别设有软垫层,以更好对透光检测区(30)和穿透口(401)进行封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车底检测用户外电气箱,其特征在于,
安装箱体(20)的外侧壁上还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处设有与安装箱体(20)的外侧壁固定的过滤网罩(120);
过滤网罩(120)内还设有散热风扇(130),以对安装箱体(20)内的检测元器件(10)和其它电气部件(80)进行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9461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