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电缆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034833.9 | 申请日: | 2022-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44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 发明(设计)人: | 马立志;李龙;姜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友联船厂(蛇口)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H02G3/03 |
| 代理公司: | 广东中禾共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99 | 代理人: | 赵浩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电缆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电缆固定装置,铺设与电缆管道中,包括第一薄膜管、多个第二薄膜管以及动力泵组件;多个所述第二薄膜管套设在所述第一薄膜管的外侧;所述第一薄膜管的一端密封;另一端连接所述动力泵组件;所述第一薄膜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薄膜管的直径。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不同通径的管道,匹配适当的固定装置。不需要对原管道进行改造,便可对已敷设电缆进行固定。该装置重量轻,对船舶的载重影响极小;装置取材容易,实施方便,投入成本低。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双层薄膜管的设计,在保证电缆固定的同时,还能兼顾电缆的散热,能够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电缆安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电缆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电缆在管道中敷设时,由于管道太长,空间窄小,管道内的电缆无法进行固定,所以管道内的电缆处于活动状态。在船舶航行过程中,管道内的电缆由于长期晃动,造成电缆外部绝缘层磨损或内部导体疲劳断裂;最终造成电气系统的故障。因此必须设计一种电缆紧固装置,以防止电缆在船舶航行过程中晃动。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多种电缆固定装置,如发明专利CN201210360398.0-一种电缆固定夹和使用该电缆固定夹的电缆固定装置,包括一个可对电缆固定夹的高低和前后位置调整的可调安装架和固定安装在该可调安装架上的至少一个电缆固定夹,该专利主要通过刚性的固定夹实现电缆的固定,由于电缆长度较长,上述电缆固定装置需要的数量较多,且相邻电缆固定装置之间的线缆还是会存在晃动的问题,不适合船舶领域。因此亟需开发一种结构相对简单,安装方便,且能够避免船舶移动过程中电缆晃动的电缆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管道电缆固定装置,以实现固定管道中电缆,避免电缆晃动的作用。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道电缆固定装置,铺设与电缆管道中,包括第一薄膜管、多个第二薄膜管以及动力泵组件;多个所述第二薄膜管套设在所述第一薄膜管的外侧;所述第一薄膜管的一端密封;另一端连接所述动力泵组件;所述第一薄膜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薄膜管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针对的是船舶上的电缆;电缆一般固定在圆形的电缆管道中,由于电缆管道在制作时会有一定的剩余空间,使得电缆还是会在电缆管道中晃动。而由于船舶空间有限,对比文件中设计的额外的固定电缆的装置不适用船舶环境。本实用新型的电缆固定装置不需要占用额外的空间,整体安装在电缆管道中,占用空间小。
所述第一薄膜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薄膜管的直径;所述第二薄膜管包在所述第一薄膜管的外侧,使得充气时,第一薄膜管会充气膨胀,而与所述第二薄膜管连接的位置,受限于所述第二薄膜管的直径,所以会出现所述第一薄膜管局部膨胀的状态,而膨胀的位置朝向所述电缆的内壁延展,进一步挤压电缆贴合电缆管道的内壁,实现固定。而通过设计第二薄膜管,该区域可以作为电缆的散热通道,实现电缆的固定,同时保证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泵组件包括转接管;设于所述转接管上的压力表以及阀门件;所述转接管的一端连接外源动力泵,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薄膜管。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泵可以用于泵入水或者泵入空气进入第一薄膜管中,所述阀门件用于在不破坏装置密性的情况下向电缆固定装置充气或释放装置内的气体,实现启停。所述压力表用于监测装置内的压力是否正常,以便及时向装置内补充气体或其它填充物;所述转接管用于连通第一薄膜管与压力表、阀门的管路。
更为优选的,所述转接管包括主管和支管,所述压力表设于所述主管的顶端;所述阀门件设于所述支管上,所述支管外接动力泵。
为了实现启停状态下压力的实时监控,且保持数据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转接管包括主管和直管,分别实现充气的启停和压力检测功能。
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薄膜管之间的距离L1小于所述第二薄膜管的长度L2,所述L1大于所述L2的三分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友联船厂(蛇口)有限公司,未经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友联船厂(蛇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348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扭波导的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破碎锤缸体加工用卧式车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