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维修的差压变送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401005.8 | 申请日: | 2022-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53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迅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L13/00 | 分类号: | G01L13/00;G01L19/00;G01L1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云嘉湃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8 | 代理人: | 赵骁勇 |
| 地址: | 211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维修 变送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维修的差压变送器,涉及测试技术领域,该一种便于维修的差压变送器,包括变送器本体,变送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显示器外壳,显示器外壳和变送器本体相对应的一侧设置有显示板,变送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接头,所述变送器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拆卸装置,拆卸装置包括顶部压环,顶部压环、驱动板、第二套筒、连接杆、底部压环、套筒、环形杆,拨动拨杆带动第三套筒绕环形杆的顶部旋转,环形杆通过第二套筒和连接杆相配合,带动顶部压环向上移动,从而使顶部压环带动驱动板绕短杆的外表面旋转,顶部压环与显示器外壳的顶部分开,将显示器外壳从变送器本体的上方取出,变送器内部的数值显示板展露出来,便于工作人员的维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维修的差压变送器。
背景技术
差压变送器是一种典型的自平衡检测仪表,它利用负反馈的工作原理克服元件材料、加工工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其主要用于防止管道中的介质直接进入变送器里,感压膜片与变送器之间靠注满流体的毛细管连接起来,变压传送器在进行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损坏的现象,需要对其进行故障位置判断并拆卸维修,若为连接导线与数值显示板之间的连接处故障,则需要将变送器盖板进行拆卸,然后在对其连接处进行维修处理,但是,由于数值显示板安装至差压变送器壳体靠内的位置处,且变送器为了防水,变送器的壳体一般为一个整体,很难将外壳拆分,不便于工作人员的维修,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维修的差压变送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维修的差压变送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维修的差压变送器,包括变送器本体,变送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显示器外壳,显示器外壳和变送器本体相对应的一侧设置有显示板,变送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接头,所述变送器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拆卸装置,拆卸装置包括顶部压环,顶部压环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板,顶部压环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驱动板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压环,底部压环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的内部设置环形杆。
变送器本体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且变送器本体的一段设置有半圆环,显示器外壳为半圆环,显示板为扁平圆柱体,接头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拆卸装置套接在变送器本体和显示器外壳的外表面,显示器外壳的外表面与拆卸装置的内壁顶部活动连接,变送器本体的外表面与拆卸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拆卸装置套接在变送器本体和显示器外壳的衔接处。
优选的,所述驱动板的顶部与顶部压环的一端活动连接,驱动板的底部与底部压环的一端活动连接,顶部压环的另一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底部压环的另一端与第一套筒活动连接,第二套筒通过连接杆和环形杆与第一套筒活动连接。
顶部压环为半圆环,底部压环为半圆环,第一套筒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第二套筒内部中空的圆柱体,连接杆为圆柱体,驱动板为带有两个小孔的长方体,连接杆的内壁与第二套筒的外表面转动连接,第一套筒的内壁与环形杆的底部外表面转动连接,主固定块的两端与环形杆的中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板的顶部和底部对称活动连接有两个短杆,两个短杆的两端对称活动连接有四个固定块定位板,顶部压环和第二套筒相对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固定块,第一套筒和底部压环相对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副固定块。
主固定块为长方体,副固定块为长方体,固定块定位板为圆柱体,短杆为长方体,四个固定块定位板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的两个固定块定位板一端与顶部压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另外一组的两个固定块定位板的一端与底部压环的一端固定连接,主固定块的一端与顶部压环远离驱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主固定块的另一端与第三套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副固定块的一端与底部压环远离驱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副固定块的另一端与第一套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短杆的两端与两个固定块定位板相对应的一侧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环形杆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三套筒,第三套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拨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迅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迅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4010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气缸盖罩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池端子的防转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