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的覆岩离层光纤监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710831.9 | 申请日: | 2022-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37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念;宋宏;侯言凯;潘海洋;赵晓京;陆金波;苗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04;G01N3/08 |
| 代理公司: | 湖北创融蓝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76 | 代理人: | 黄太林 |
| 地址: | 10003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覆岩离层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光纤监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光纤的覆岩离层光纤监测方法,包括箱体,底座、伸缩杆和固定板;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通过固定板固接在箱体的顶部,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侧壁对称固接有限位杆,所述双向螺杆的外部设置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设置有若干组,且所述螺纹套的内部滑动连接在限位杆和双向螺杆的外部,实现对光纤拉伸的记录工作,这种装置使不同质量的光纤进行统一拉伸监测工作,避免需要多次进行拉伸监测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光纤的覆岩离层光纤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光纤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通常会将微细的光纤封装在塑料护套中,使得它能够弯曲而不至于断裂,同时为保证光纤使用的所能受到的拉伸应变的最大效果。
现有的光纤拉伸监测由固定座、伸缩杆和滑块组成,通过将光纤的两端固定在固定座的顶部,利用固定座对光纤进行限制效果,通过伸缩杆和滑块的配合使用,使对光纤的拉伸工作,实现对光纤拉伸应变测量效果;
由于现有的光纤拉伸监测时,只能针对一种光纤进行拉伸工作,无法实现两组或是多组光纤在进行拉伸时的对比效果,造成光纤在进行拉伸监测时需要多次进行操作,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光纤的覆岩离层光纤监测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只能针对一种光纤进行拉伸工作,无法实现两组或是多组光纤在进行拉伸时的对比效果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光纤的覆岩离层光纤监测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光纤的覆岩离层光纤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使用的不同,将不同强度的光纤进行分类工作,同时使不同寿命的光纤进行统一的分离工作,再将各种光纤固定在支撑柱内部,利用支撑柱实现对光纤外部的固定工作,避免光纤在进行拉伸应变监测时出现偏差的情况;
S2:通过伸缩杆推动固定板进行移动,利用固定板向上移动时,便于技术人员对活动杆进行操作,通过转动活动杆,实现活动杆带动磁块进行固定卡接,使两侧的螺纹套同步进行移动;
S3:通过电机的转动,使电机转动时带动双向螺杆进行转动,利用双向螺杆的转动实现对螺纹套的相对移动工作,利用螺纹套在双向螺杆和限位杆的进行滑动,通过电机转动带动测试装置对光纤进行测试工作,利用支撑柱对光纤进行拉伸应变工作,由于光纤本身在进行监测时会出现滑动的情况,会将光纤样品两端预留足够长,同时卡环配合防滑垫实现对光纤的固定工作;
S4:通常监测光纤的拉伸时,取测量平均值为整段光纤上的应变平均值,整段光纤上的应变分布均匀,各位置应变基本一致,每组应变调整值于测量平均值相差较小,属于调整误差范围之内。
优选的,所述S3中的光纤测试装置具体为:包括箱体,底座、伸缩杆和固定板;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通过固定板固接在箱体的顶部,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侧壁对称固接有限位杆,所述双向螺杆的外部设置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设置有若干组,且所述螺纹套的内部滑动连接在限位杆和双向螺杆的外部,所述螺纹套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外部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设置有若干组,且所述连杆的外部滑动连接在支撑柱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设置有若干组,且所述卡环的侧壁转动连接在支撑柱的侧壁,所述卡环的底部均粘接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侧壁设置有弹簧柱,所述弹簧柱设置有若干组,且所述弹簧柱的一端贯穿支撑柱固接有拉板,所述弹簧柱另一端对称固接有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未经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108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