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电池双极板的仿真方法及装置、处理器以及电子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81809.6 | 申请日: | 2022-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87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 发明(设计)人: | 颜华;柳海涛;高新贝;沈徉羊;张椿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28;G06F119/14;G06F11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史璐璐 |
| 地址: | 26100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 极板 仿真 方法 装置 处理器 以及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的仿真方法及装置、处理器以及电子设备,获取目标系数组,其中,目标系数组包括目标惯性阻力系数以及目标粘性阻力系数;依据目标系数组,构建仿真燃料电池双极板模型,其中,仿真燃料电池双极板模型由第一流体域、各向异性阻力域以及第二流体域构成,第一流体域与各向异性阻力域的第一端相连,第二流体域与各向异性阻力域的第二端相连,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燃料电池双极板进行仿真建模工作量繁重的技术问题,进而达到了缩短了燃料电池双极板的仿真周期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燃料电池双极板的仿真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的仿真方法及装置、处理器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由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尺寸较小,结构较为复杂,存在很多倒角等结构,直接对极板进行流场仿真,创建全尺寸仿真模型,需要较小的网格尺寸,因此,在对双极板进行仿真时,仿真所需的网格数量巨大,计算周期较长,大大影响了产品迭代速率和仿真效率。
关于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还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手段。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的仿真方法及装置、处理器以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燃料电池双极板进行仿真建模工作量繁重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的仿真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系数组,其中,目标系数组包括目标惯性阻力系数以及目标粘性阻力系数;依据目标系数组,构建仿真燃料电池双极板模型,其中,仿真燃料电池双极板模型由第一流体域、各向异性阻力域以及第二流体域构成,第一流体域与各向异性阻力域的第一端相连,第二流体域与各向异性阻力域的第二端相连。
进一步地,获取目标系数组,包括:获取流经仿真燃料电池双极板模型的流体对应的多个流体速度以及多个流体速度对应的多个压降,其中,流体速度与压降之间一一对应,压降为流体流过各向异性阻力域对应的压降;依据多个流体速度与多个压降,确定目标系数组。
进一步地,依据多个流体速度与多个压降,确定目标系数组,包括:依据多个流体速度与多个压降,生成拟合曲线,并获取拟合曲线对应的第一关系式;依据第一关系式,获取第一系数以及第二系数,其中,第一关系式为Δp=av2+bv,Δp为压降,v为流体速度,a为第一系数,b为第二系数;依据第一系数以及第二系数,确定目标系数组。
进一步地,依据第一系数以及第二系数,确定目标系数组,包括:获取流体流经各向异性阻力域时对应的流体密度;获取各向异性阻力域对应的长度;依据第一系数、流体密度以及长度,确定惯性阻力系数。
进一步地,依据第一系数、流体密度以及长度,确定惯性阻力系数,包括:获取第二关系式,第二关系式为C2为惯性阻力系数,a为第一系数,ρ为流体密度,Δn为长度;将第一系数、流体密度以及长度带入至第二关系式中,以得到惯性阻力系数。
进一步地,依据第一系数以及第二系数,确定目标系数组,包括:获取流体流经各向异性阻力域时对应的动力粘度以及各向异性阻力域的长度;依据动力粘度、长度以及第二系数,确定粘性阻力系数。
进一步地,依据动力粘度、长度以及第二系数,确定粘性阻力系数,包括:获取第三关系式,第三关系式为D为粘性阻力系数,b为第一系数,μ为动力粘度,Δn为长度;将第二系数、动力粘度以及长度带入至第三关系式中,以得到粘性阻力系数。
进一步地,各向异性阻力域中包含有多孔介质模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的仿真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系数组,其中,目标系数组包括目标惯性阻力系数以及目标粘性阻力系数;构建单元,用于依据目标系数组,构建仿真燃料电池双极板模型,其中,仿真燃料电池双极板模型由第一流体域、各向异性阻力域以及第二流体域构成,第一流体域与各向异性阻力域的第一端相连,第二流体域与各向异性阻力域的第二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818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