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列控车载设备人机界面智能化自动操作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76288.5 | 申请日: | 2022-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4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 发明(设计)人: | 伍田昊睿;张浩;张军政;张宏扬;白帅;孔嘉铖;刘逸明;李钰骙;赵梦瑶;王拓;郭亮;胡启正;黄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L27/60 | 分类号: | B61L27/60;B61L27/20;G06V20/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韩珂 |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设备 人机界面 智能化 自动 操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控车载设备人机界面智能化自动操作的方法,包括:步骤1、从ATP系统获取ATP运行状态信息,根据ATP运行状态信息生成DMI按键命令;步骤2、根据所述DMI按键命令生成按键信号传输至真实DMI设备;步骤3、根据新获取的ATP运行状态信息,监督所述真实DMI设备的DMI按键命令执行情况,根据执行情况生成相应的DMI按键命令,并转入步骤2。上述方法可以基于实时的DMS消息,对列控车载设备人机界面(DMI)进行智能化的自动操作,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提高了DMI按键操作自动化程度,提高DMI自动操作的准确性,缩短仿真测试花费的时间,提升测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控车载设备人机界面智能化自动操作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列控车载设备(ATP)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设置在机车上的关键设备,它通过与地面设备的信息交互以及与司机的交互操作,实现对高速运行列车的控制,完成列车的安全运行任务。人机界面(DMI)是ATP中的重要设备,显示列控车载设备和地面设备的运行状态、应答器报文、RBC(无线闭塞中心)交互消息等。
列控设备动态监测系统(DMS)实时监测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列控车载设备和地面设备的状态、应答器报文、RBC交互消息和轨道电路等信息。将监测数据通过铁路专用网络或公众移动网络实时传回地面数据中心,经过分析处理后通过用户终端展现给用户,为列控车载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故障处理提供信息化支持,实现维护故障处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有效提高了设备检测的工作效率。
在开展列控系统仿真测试时,为验证各信号设备的运行状态,测试人员通过DMI实时获得列车状态、线路信息及无线连接状态等信息。
当前仿真测试以人工测试为主,即人工操作DMI按键来控制ATP运行,人工观察DMI画面中的提示信息来判断测试案例的执行情况。仿真测试的测试案例种类繁多,测试案例执行花费时间长,人工进行DMI按键操作和监视DMI画面提示信息难免出现按键操作错误或提示信息遗漏等意外情况,会影响测试效率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现有的针对列控车载设备人机界面的自动操作方法主要包括如下两种:
第一种为:通过摄像头实时采集DMI画面,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对图像中的文字进行分析,利用机械臂或其他机械装置对DMI实体按键进行机械按压。然而,其缺陷在于:信息采集方案受外部光照环境影响,影响图像识别的精确度,从而影响自动操作的准确性;对于DMI的操作方案,使用机械臂按压DMI实体按键时,人机界面设备被机械臂占据,无法进行人工操作,并且机械臂需精确校准和调节,存在机械损耗,影响DMI按键操作的准确性。
第二种为:通过远程桌面方式获取DMI画面,依据经验,人工编制按键脚本文件,利
用软件模拟DMI按键信号对DMI进行自动操作。然而,其缺陷在于:DMI的操作方案,依5据经验编制按键脚本只能覆盖DMI操作的部分场景,无法达到程度较高的自动化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列控车载设备人机界面智能化自动操作的方法,可以基于实
时的DMS消息,对列控车载设备人机界面(DMI)进行智能化的自动操作0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列控车载设备人机界面智能化自动操作的方法,包括:
步骤1、从ATP系统获取ATP运行状态信息,根据ATP运行状态信息生成DMI按键命令;其中,ATP为列控车载设备,DMI为列控车载设备人机界面;
步骤2、根据所述DMI按键命令生成按键信号传输至DMI;
5步骤3、结合获取的新的ATP运行状态信息,监督所述DMI的DMI按键命令响应情
况,根据响应情况生成相应的DMI按键命令,并转入步骤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762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量传感器模块及流量计
- 下一篇:数据压缩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