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TMS技术的妄想性精神障碍训练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11659784.X | 申请日: | 2022-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41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青格;马珠江;王晓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精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6H20/70 | 分类号: | G16H20/70;G16H10/60;G06N2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汲智翼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1 | 代理人: | 韩正魁;陈曦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tms 技术 妄想 精神障碍 训练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MS技术的妄想性精神障碍训练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用户信息,以获取用户的妄想症状严重等级;基于妄想症状严重等级,采用经颅磁刺激TMS对用户进行相应脑区的激活;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获取用户的自传性文本;对自传性文本进行分析,以获取用户的妄想特征;基于妄想特征锁定用户的非合理信念,并生成干预方案;基于干预方案,对用户的非合理信念进行信念调节;获取干预方案的信念调节效果,并进行效果评估。该方法利用电生理刺激诱发系统激活到语义性分析确定核心非合理信念,借助智能与人工结合的方式辅助个体实现意义构建的精神妄想解决方案,以降低精神病患者对妄想的强迫性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TMS技术的妄想性精神障碍训练系统,属于精神障碍康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精神疾病的治疗与解决方案,往往集中在抑郁、焦虑等综合诊断性疾病的诊疗中。而妄想是焦虑、抑郁等多种精神类疾病的共性特征之一,治疗以妄想为特征的神经症状,对焦虑、抑郁类精神病症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尽管迫切需要更好地了解这些症状的性质,意义和过程,但对精神病中妄想现象的生活经历的研究却很少,其康复训练方案仍然不理想。
王奕权在论文《认知行为治疗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妄想的疗效分析》(刊载于《现代实用医学》2019年31卷7期)上,探讨了认知行为治疗(CBT)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妄想的疗效。此外,吕爽等人在论文《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妄想症状疗效及不良反应研究》(刊载于《中国医学创新》2020年17卷2期)上,进一步探讨了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利培酮对精神分裂患者的妄想症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TMS技术的妄想性精神障碍训练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TMS技术的妄想性精神障碍训练系统。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TMS技术的妄想性精神障碍训练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采集用户信息,以获取所述用户的妄想症状严重等级;
采用经颅磁刺激TMS对所述用户进行相应脑区的激活;
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获取所述用户的自传性文本;
对所述自传性文本进行分析,以获取所述用户的妄想特征;
基于所述妄想特征锁定所述用户的非合理信念,并生成干预方案;
基于所述干预方案,对所述用户的非合理信念进行信念调节;
获取所述干预方案的信念调节效果,并进行效果评估。
其中较优地,所述采集用户信息,以获取所述用户的妄想症状严重等级,具体包括:
获取用户的多模态数据,其中,所述多模态数据至少包括:表情数据、语音数据、结构化量表数据、人口特征数据以及疾病史数据;
对所述多模态数据进行建模分析,以获取所述用户的情绪波动E、态度变化S、结构化量表的标准分T;
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将所述用户的情绪波动E、态度变化S、人口特征数据以及疾病史数据作为自变量,将所述结构化量表的标准分T的高中低分类作为因变量,进行机器学习;
采用特征交互的通用注意力机制,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将所述多模态数据拼接为矩阵,并使用卷积和池化操作提取其任意阶的特征交互,在全连接层基础上以获取所述用户的妄想症状严重等级。
其中较优地,对所述多模态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精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精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597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