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停电上报CCO载波模块的安装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43574.1 | 申请日: | 2022-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56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长实基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22/06 | 分类号: | G01R22/06;G01R11/04;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禾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46 | 代理人: | 赵燕 |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停电 上报 cco 载波 模块 安装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载波模块技术领域,针对高温和高湿对COO载波模块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具体是涉及一种停电上报CCO载波模块的安装结构,包括有电能表和载波模块,电能表的上设置有腔体,腔体上可拆卸设置有盖门,载波模块安装于腔体的内部,腔体的内部设有用以驱动气流流动的气流驱动机构,腔体内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腔体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气孔,气流驱动机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本申请通过使腔体内主气流通道和支气路通道内的气流产生流动实现通风,从而避免腔体内载波模块受到高温度和高湿度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载波模块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停电上报CCO载波模块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力载波通信是利用电力线进行信息传送的一种通信方式。电力载波通信在远程三表(水表、电表、煤气表)信息的自动采集和传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智能小区建设中备受青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网络家电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通过CCO载波模块可以应用于电力抄表及其他泛在电力物联网应用、消防报警、智能家居、智能家电、智能楼宇、智慧路灯等众多应用场景。通过整合有线和无线通信两种方式,可充分发挥两种通信的优势,同时相互弥补各自不足,将有线和无线融为一张混合型多级跳转网络,可实现室内室外无盲区信号覆盖和可靠通信。可支持多种调制解调方式,支持各种组网方式,满足绝大部分的物联网应用场景。
现有的CCO载波模块对于工作温度的要求为-40℃~+70℃,相对湿度≤95%;COO实际的工作环境通常处于封闭环境中湿度通常情况下会比通风环境下的湿度要高,高湿度的环境下会导致在载波模块内部金属氧化,进而大大提高故障概率,如果COO载波模块附近存在有其它可以发热的机构,也会导致封闭空间内部的温度非常容易高于70℃,高温会引起PCB电路板板的应力释放最终造成变形,也会对某些不耐高温的pcb产品材料产生脆化的作用。
针对高温和高湿对COO载波模块产生的不良影响,需要提出一种停电上报CCO载波模块的安装结构对其进行解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停电上报CCO载波模块的安装结构,包括有电能表和载波模块,电能表的上设置有腔体,腔体上可拆卸设置有盖门,载波模块安装于腔体的内部,腔体的内部设有用以驱动气流流动的气流驱动机构,腔体内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腔体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气孔,气流驱动机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载波模块安装于腔体内部后形成主气流通道,主气流通道呈环绕状包围载波模块。
优选的,腔体内部开设有接线口,载波模块的安装于腔体内部时其接线端子处于接线口中,腔体内部还开设有支气路通道,支气路通道贯穿接线口并与主气路通道连通。
优选的,气孔有两个,两个气孔分为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腔体的内部设有分隔块,分隔块处于主气流通道中,分隔块位于两个气孔之间,载波模块安装于腔体后分隔块紧贴载波模块,主气流通道形成单向通道。
优选的,腔体的内部设有隔绝模块,隔绝模块包括有框体,框体覆盖两个气孔,框体上设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第一进气口与第二进气口连通,第一出气口与第二出气口连通,框体的内部设有封门,封门通过第一弹簧弹性设置于框体内部,第一弹簧伸展状态时封门关闭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
优选的,框体的第二进气口处设有除湿材料。
优选的,气流驱动机构包括有气流管,气流管设置于腔体的内部,并且气流管位于载波模块远离气孔的一侧,气流管上设有第三进气口和第三出气口,第三进气口与第一进气口连通,第三出气口与第一出气口连通,气流管的内部设有用以单向输送气体的单向压气组件。
优选的,单向压气组件包括可有环体,环体通过第二弹簧弹性设置于气流管的内部,环体上设有可单向打开的膜片,气流管的内部设有用以吸引环体的电磁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长实基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长实基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435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