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口径哈氏合金钢管道焊接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30052.8 | 申请日: | 2022-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60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龙;张余;董建军;冒玉龙;庞功报;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7/053;B24B9/04;B24B27/00;B24B41/06;B23K101/06;B23K10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卢富华 |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口径 合金钢 管道 焊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大口径哈氏合金钢管道焊接工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一侧的边缘处设置有支撑侧板,所述支撑侧板内部的顶部滑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支撑侧板一侧的顶部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安装板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电焊机构,所述底座顶部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底部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本发明通过打磨组件的设置,可以将管道伸入至第一环形框的内部,使其位于四组打磨块之间,此时通过第一环形框的旋转带动打磨块对管道的表面进行焊接,高速旋转的打磨块可以对管道的表面打磨的更加的光滑和整洁,可以将管道表面的杂质和氧化物进行有效的去除,不仅花费的时间少,同时大大减少劳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大口径哈氏合金钢管道焊接工艺。
背景技术
哈氏C-276合金属于镍-钼-铬-铁-钨系镍基合金。它是现代金属材料中最耐蚀的一种。主要耐湿氯、各种氧化性氯化物、氯化盐溶液、硫酸与氧化性盐,在低温与中温盐酸中均有很好的耐蚀性能。因此,近三十年以来、在苛刻的腐蚀环境中,如化工、石油化工、烟气脱硫、纸浆和造纸、环保等工业领域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采用哈氏C-276合金的管道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水利工程等工业装置中,是建筑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应用时需要对管道进行焊接加固。
当前的焊接装置使用时存在一定不足:
1、在对管道进行焊接时,管道的表面会存在大量的氧化物和灰尘以及杂质,在对其进行焊接时,需要实现对表面的杂质进行去除,防止对焊接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此时需要通过人工进行打磨,不仅工作强度大,同时打磨的不够全面。
2、在对管道进行焊接加固时,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进行限位,但是传统的夹具夹持时,需要对两组螺纹杆进行旋转,对管道的两端进行夹持,由于管道是弧形,很容易出现晃动的情况,且夹持较为的耽误时间;
3、同时在焊接完毕后,需要对焊接处的焊渣进行去除,一般都是通过人工进行敲击,将焊渣进行去除,但是刚焊接完毕的管道会残留大量的余热,需要等待,较为的耗时,且增加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大口径哈氏合金钢管道焊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相关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大口径哈氏合金钢管道焊接工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一侧的边缘处设置有支撑侧板,所述支撑侧板内部的顶部滑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支撑侧板一侧的顶部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安装板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电焊机构,所述底座顶部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底部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底座底部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的一侧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的外侧和传动轴的外侧套设有第一齿轮,两组所述第一齿轮的外侧设置有同步带,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不完全齿轮,所述安装架顶部的两端滑动设置有支撑滑板,两组所述支撑滑板的顶部设置有移动框,所述移动框内部的两端设置有齿条,所述移动框顶部的两侧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底座顶部远离支撑侧板的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内部转动设置有打磨组件。
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支撑杆、支撑板、凸块、夹持块、活动腔、斜槽、活动架、顶杆、弹簧、卡杆和匚型板,所述支撑杆设置有两组位于移动框顶部的两侧,两组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两侧滑动设置有夹持块,两组所述夹持块相互远离的一端开设有活动腔,两组所述活动腔内部的两侧开设有斜槽,所述支撑板内部的两端滑动设置有活动架,两组所述活动架的底部设置有,所述活动架两侧的顶部设置有凸块,所述活动架内部的底部滑动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顶杆的底部转动设置有卡杆,所述活动架底部的两侧设置有匚型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300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检测维护用登高装置
- 下一篇:一种负载型臭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