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施工设备以及隧道施工设备的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90410.7 | 申请日: | 2022-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88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 发明(设计)人: | 程永亮;陈亮;刘学;刘任丰;张瑞临;董岩松;申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9/08 | 分类号: | E21D9/08;E21D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苏琬晴 |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施工 设备 以及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设备以及隧道施工设备的施工方法,隧道施工设备包括主线掘进机以及支线掘进机,主线掘进机包括具有开口的设备盾,用于沿主隧道掘进施工;支线掘进机设于所述设备盾内,且与所述开口对应设置,使所述支线掘进机经所述开口掘进施工。该设备将主线掘进机与支线掘进机一体化设置,实现主线隧道与支线隧道同步施工,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施工设备以及隧道施工设备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T型隧道,即在主干线隧道上进行分支,典型应用场合为在水利、电力、市政管廊主干线进行分支,或公路、铁路、地铁等的横向联络通道施工,以及在主线隧道上进行竖向施工,也属于T型隧道应用范畴。目前针对T型式隧道的机械法施工方法由于施工空间有限,联络通道施工设备与主隧道施工设备为两套独立设备,均需在主隧道完工后再进行分支隧道施工,或在T接位置做始发竖井,施工周期长,成本高。
因此,如何实现主线隧道与支线隧道同步施工,从而提高施工效率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施工设备以及隧道施工设备的施工方法。该设备能够实现支线隧道与主线隧道同步进行,同时支线隧道能够实现横向、竖向、斜向等各种方向施工,从而实现隧道高效掘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以下方案:
一种隧道施工设备,包括:
主线掘进机,包括具有开口的设备盾,用于沿主隧道掘进施工;
支线掘进机,设于设备盾内,且与开口对应设置,使支线掘进机经开口掘进施工。
优选地,主线掘进机还包括:第一盾体,连接设备盾,用于支撑周围地层;第一刀盘,连接第一盾体;第一驱动装置,设于第一盾体内且连接第一刀盘,用于驱动第一刀盘旋转;第一顶推装置,设于第一盾体内,用于推进第一盾体以推进第一刀盘前进。
优选地,支线掘进机包括:第二盾体,设于设备盾内;第二刀盘,连接第二盾体;第二驱动装置,设于第二盾体内且连接第二刀盘,用于驱动第二刀盘旋转;第二顶推装置,用于推进第二盾体前进。
优选地,第二顶推装置可选择地设于第二盾体内部或外侧。
优选地,第二顶推装置设于盾体外侧,支线掘进机还包括:吊机装置,位于第二盾体外,用于将管节吊运至第二盾体的尾部进行拼装,第二顶推装置推进管节以推动第二盾体前进。
优选地,第二顶推装置设于第二盾体内部,支线掘进机还包括:管节拼装装置,设于第二盾体内,用于拼装管节,第二顶推装置抵接管节以推进第二盾体前进。
优选地,还包括密封装置,用于将设备盾与洞门密封连接。
一种隧道施工设备的施工方法,适用于上述的隧道施工设备,包括:控制主线掘进机沿主隧道掘进施工,并带动支线掘进机前进;根据掘进方向以及距离,将第二顶推装置设于第二盾体内部或外侧;控制支线掘进机沿掘进方向掘进施工。
优选地,控制支线掘进机沿掘进方向掘进施工的步骤,具体为:将第一盾体脱离设备盾,分别控制主线掘进机与支线掘进机同步完成施工。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申请隧道施工设备包括主线掘进机以及支线掘进机,主线掘进机包括具有开口的设备盾,用于沿主隧道掘进施工;支线掘进机设于设备盾内,且与开口对应设置,使支线掘进机经开口掘进施工。这样一来,该设备将支线掘进机与主线掘进机一体式设置,能够实现主线隧道与支线隧道同步进行,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设备盾可根据支线掘进机的掘进方向设置对应的开口,使得该隧道施工设备的支线掘进机可沿任一方向掘进施工。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904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弃抽水井注浆封填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农作物产量预测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