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牙列间隙正畸调整导板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1538817.5 | 申请日: | 2022-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31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鸣;黄诗言;杨洋;任真;李德利;谭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1C9/00 | 分类号: | A61C9/00;A61C7/20;A61C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而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41 | 代理人: | 李锐 |
| 地址: | 10019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间隙 调整 导板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牙列间隙正畸调整导板的制造方法,通过对各个步骤和参数进行具体设置,能够使得伴有牙间隙咬合异常的使用者者的前牙区牙齿移动可以更加精准的实施,并且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使托槽先进行虚拟预判性定位,相对于传统粘接技术来说托槽的定位更加准确,提高了治疗的精度,通过预先设置间隙正畸调整导板,可以让正畸在每次就诊时通过导板的佩戴来与正畸过程进行实时对比,从而可以监测牙齿正畸的每个阶段的位置、方向和间隙分布的情况,不仅简化了不同科室沟通程序和时间,还对每次复诊正畸弓丝加力的判断更加精准,为最终理想修复方案的实现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牙科辅助装置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牙列间隙正畸调整导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牙齿形态发育不良、硬组织缺损或排列分布不齐导致的牙间隙是前牙美学缺陷的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如果牙间隙存在又伴随着咬合关系的异常时,单纯的修复治疗已经不能解决患者的问题,需要结合正畸治疗来首先解决患者牙齿排列的问题、对口内牙齿间隙进行重新分布之后,再结合修复治疗才能获得理想的美学治疗效果。
目前的正畸治疗主要分为传统托槽矫治和隐形矫治。伴有牙间隙前牙美学问题的患者,正畸治疗有时只需要在前牙区或单颌解决该间隙问题,隐形矫治的费用较高、治疗周期相对于传统托槽矫治较长,往往不是此类患者群体的首选治疗方案。对于传统托槽正畸矫治来说治疗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正畸治疗的周期较长(1~2年),患者初始正畸时对于正畸术后的效果没有直接感观上的预期体验,会影响患者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另一方面正畸治疗过程中需要在不同阶段对于此类伴有牙间隙问题的患者的牙齿间隙进行评估,但此类患者的治疗方案是多学科协作完成,因此正畸治疗期间需要修复科医生进行会诊或将患者转诊至修复科明确当前正畸治疗中间隙关闭的情况是否满足后期修复的需要,从而增加了患者就诊过程中的次数和每次就诊的时间。因此,对于此类患者来说治疗方案的预见性和治疗流程的合理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随着数字化口腔医学技术的发展,虚拟正畸排牙及三维美学修复设计已经成为临床治疗过程中常用的辅助手段。对于选择传统托槽调整牙间隙问题的正畸患者来说,后续也可以通过数字化的辅助手段来进行以修复为导向的前牙美学设计。但是对于正畸治疗过程中,正畸医生对间隙调整准确性的判断仍需一种更加精确的方法去辅助完成,这样的预判设置能够更加合理的规划患者的就诊时间、解决不同科室的协作沟通问题、节省医疗资源。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文本CN114795530A公开了一种正畸辅助粘接导板,通过设置该导板,通过在颌垫的内面与牙齿合面的相嵌处以及在环抱托槽与托槽之间设置间隙,提升了导板在临床就位时的容错率,使托槽转移更加精准,但是该技术方案并没有将正畸和修复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导板设置,从而使用者只能重复在不同科室间进行正畸和修复,无法解决不同科室的协作沟通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对伴有牙间隙咬合异常的患者,现有传统正畸技术不能准确、简便地指导对正畸医生对间隙位置的调整等技术问题而进行预先设置导板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牙列间隙正畸调整导板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套数字化设计加工的贴面间隙调整导板,用于指导牙间隙的分布情况和牙齿移动的准确性。同时本发明中的数字化方案的设计和导板的戴用可以让患者和正畸医生直观的看到牙齿治疗完成后的效果。
具体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牙列间隙正畸调整导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使用者在正畸矫治之前的上下颌牙列进行扫描,得到初始正畸数据,并进行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未经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388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