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水分植物蛋白的双螺杆挤压设备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17000.X | 申请日: | 2022-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36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 发明(设计)人: | 吴敏;孙东宇;张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J3/26 | 分类号: | A23J3/26;A23P30/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48 | 代理人: | 徐林 |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分 植物蛋白 螺杆 挤压 设备 方法 | ||
1.一种高水分植物蛋白的双螺杆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杆挤压设备包括螺杆挤压机本体、压缩空气系统(2)、人机交互界面以及控制系统;
所述螺杆挤压机本体包括喂料装置(3)、喂水装置(4)、挤压机筒(5)、挤压螺杆(6)、成型部件、悬挂分选收集装置(8)和驱动组件;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10)、联轴器和变速箱(1),其中驱动电机(10)通过输出轴经联轴器与变速箱(1)相连接;
所述喂料装置(3)和喂水装置(4)的出口和挤压机筒(5)的内部腔室的进料区贯通,且不影响啮合的成对的挤压螺杆(6)转动;
成型部件包括温控模头(71)和膨化模头(72);挤压机筒(5)的出口端与温控模头(71)的进料端连接,温控模头(71)的出料端与膨化模头(72)的进料端连接,膨化模头(72)的出料端同可拆卸式悬挂分选收集装置(8)连接;
可调节支撑装置(9)的一端连接在挤压机箱体上,另一端铰接在温控模头(71)的底部;成型部件由可调节支撑装置(9)所稳定;
挤压螺杆(6)包括进气口(61)、固定内气送通道(62)、隔热层(63)、壳层(64)、轴承(65)、旋转外芯轴(66)、螺纹元件(67)和气路单向阀(68);
壳层(64)通过轴承(65)设置在旋转外芯轴(66)的内部,隔热层(63)黏结在壳层(64)的内表面;旋转外芯轴(66)同螺纹元件(67)连接,挤压螺杆(6)的旋转外芯轴(66)与变速箱(1)的动力输出轴硬连接;
挤压螺杆(6)的一端设有进气口(61),挤压螺杆(6)的另一端设有气路单向阀(68),进气口(61)和气路单向阀(68)之间通过固定内气送通道(62)连通;压缩空气通过挤压螺杆(6)的进气口(61)流入固定内气送通道(62)内,并从气路单向阀(68)流出;
悬挂分选收集装置(8)包括螺纹连接件(81)、连接条(82)、挡板(83)、挤出导流分选板(84)和收集漏斗(85);
悬挂分选收集装置(8)的一端设有螺纹连接件(81),另一端设有挡板(83),多根连接条(82)固定连接在螺纹连接件(81)和挡板(83)之间;多根连接条(82)以及螺纹连接件(81)和挡板(83)形成一笼状结构;挡板(83)上设有孔;挡板(83)和收集漏斗(85)为整体式,收集漏斗(85)位于所述笼状结构的下方;
螺纹连接件(81)与膨化模头(72)的出料端采用松套结构连接;
挤出导流分选板(84)位于所述笼状结构的内部,为中空式,有利于废料的自然下落回收;挤出导流分选板(8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挡板(83)上,靠近螺纹连接件(81)的一端为悬空端;当螺纹连接件(81)同膨化模头(72)采用松套结构连接后,挤出导流分选板(84)的悬空端同膨化模头(72)相接触;
所述压缩空气系统(2)包括空气压缩机、储气罐、过滤器、干燥机、加热器、单向阀以及输气管道;
空气压缩机、储气罐、过滤器、干燥机、加热器依次通过输气管道连接,加热器的出口通过单向阀以及输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出口连接;输气管道出口同挤压螺杆(6)的进气口(61)相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通过PLC获取区段温度传感器的数据,控制热电制冷器;热电制冷器由热电堆、冷板和散热器组成;其中冷板装在热电堆的冷端并粘结在挤压机筒(5)的内壁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水分植物蛋白的双螺杆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挤压机筒(5)为可拆分的整体侧开式,并根据温控区域分为四个部分,由入口端至出口端依次分别为由独立温控系统独立控温的进料区、混合区、蒸煮区和气送区;挤压机筒(5)的内部设有啮合的成对的挤压螺杆(6);
所述独立温控的进料区、混合区、蒸煮区和气送区采用并联式加热系统和水冷系统;
压力传感器(51)以及耐高温型温湿度传感器(52)布置在气送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水分植物蛋白的双螺杆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杆挤压设备还包括人机交互界面,所述人机交互界面包括控制器、显示屏、操作按钮和报警灯,通过电源线和信号线与压缩空气系统(2)、驱动电机(10)、独立温控的进料区、混合区、蒸煮区和气送区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51)、耐高温温湿度传感器(52)和控制系统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1700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