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高沟道迁移率的SiCMOSFET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412721.4 | 申请日: | 2022-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48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丕龙;杨玉珍;秦鹏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佳恩功率半导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16;H01L29/10;H01L29/06;H01L21/336 |
| 代理公司: | 武汉聚信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58 | 代理人: | 刘丹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沟道 迁移率 sicmosfet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高沟道迁移率的SiCMOSFET及其制备方法,涉及SiCMOSFET器件技术领域,包括衬底,所述衬底上方依次设有N‑漂移层、N+漂移层和p+源区层,N‑漂移层、所述N+漂移层和所述p+源区层的内部由内至外依次设有栅极、氧化层、N型块和P型块,所述N+源区层的顶部设有源极金属层,所述衬底下方设有漏极金属层,通过在SiCMOSFET内部形成由N型块和P型块组成的隔离层对氧化层进行阻挡,减少沟道受到的界面粗糙散射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在沟道处形成一电子通道,达到提升沟道迁移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SiCMOSFET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具有高沟道迁移率的SiCMOSFET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化硅(SiC)材料具有禁带宽度大、击穿场强高、介电常数小等独特的特性,使其在场效晶体管(MOSFET)的应用方面倍受青睐,但是由于SiC MOSFET器件的沟道迁移率较低,导致严重限制了SiCMOSFET器件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高沟道迁移率的SiCMOSFET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SiCMOSFET内部形成由N型块和P型块组成的隔离层对氧化层进行阻挡,减少沟道受到的界面粗糙散射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在沟道处形成一电子通道,达到提升沟道迁移率的效果。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具有高沟道迁移率的SiCMOSFET,包括:衬底,所述衬底上方依次设有N-漂移层、N+漂移层和p+源区层,N-漂移层、所述N+漂移层和所述p+源区层的内部由内至外依次设有栅极、氧化层、N型块和P型块,所述N+源区层的顶部设有源极金属层,所述衬底下方设有漏极金属层。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技术方案,还采用了如下技术措施。
具有高沟道迁移率的SiCMOSFET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SiC衬底的顶部依次通过外延工艺生成N-漂移区和N+漂移层;
S2,在所述N-漂移区和所述N+漂移层上蚀刻出一凹槽a,采用外延工艺在该凹槽a的内部生成SiC层,并采用离子注入形成N型块;
S3,在所述N型块上蚀刻出一凹槽b,采用外延工艺在该凹槽b的内部生成SiC层,并采用离子注入形成P型块;
S4,在N+漂移层的上方采用通过外延工艺生成p+源区层;
S5,将p+源区层的上方用于蚀刻工艺,蚀刻出一由所述p+源区层至所述N-漂移层的凹槽c,所述凹槽c依次贯穿所述p+源区层、N型块和N-漂移层;
S6,采用通过低压热壁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凹槽c的表面沉积一层氧化层;
S7,在所述氧化层上设置栅极;
S8,在所述N+源区层上设置源极金属层;
S9,采用机械减薄的方式去掉所述衬底,在所述N-漂移层的底部设置漏极金属层。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所述N-漂移区的厚度为10μm,掺杂浓度为1×1014cm-3~2×1014cm-3。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所述N+漂移层的厚度为5μm,掺杂浓度为1×1017cm-3~2×1017cm-3。
进一步的,所述P型块和所述N型块的深度、厚度以及采用的注入能量和注入剂量均完全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p+源区层的厚度为3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佳恩功率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佳恩功率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127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盾构机主驱动系统及盾构机
- 下一篇:一种多灯头易维护LED路灯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