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靶向人HER2的CAR、CAR基因及其重组载体、CAR-M细胞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401400.4 | 申请日: | 2022-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46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霞;杨桂花;赵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62;C12N15/867;C12N5/10;A61K39/00;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胡利彦 |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靶向 her2 car 基因 及其 重组 载体 细胞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申请涉及免疫治疗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靶向人HER2的CAR、CAR基因及其重组载体、CAR‑M细胞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靶向人HER2的CAR,包括前导肽、胞外识别区、铰链区、跨膜区、胞内信号域;所述胞外识别区为结合肿瘤抗原的单链抗体;所述跨膜区为能够激活巨噬细胞吞噬信号的FcγRⅠ、FcγRⅡ、FcγRⅢ、FCER1G、CD36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胞内信号域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的P2结构域。本申请还公开了靶向人HER2的CAR基因及其重组载体。利用上述靶向人HER2的CAR制备的CAR‑M细胞对靶细胞具有较强的吞噬能力和杀伤能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免疫治疗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嵌合抗原受体及其应用、靶向人HER2的CAR、CAR基因及其重组载体、CAR-M细胞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肿瘤免疫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生物治疗技术中的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adoptive cell therapy,ACT)在临床治疗中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是将体外激活的自体或异体免疫效应细胞输送给患者,随后,免疫效应细胞可以特异性识别并杀灭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和突变的细胞,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近年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在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上述CAR-T细胞是通过基因工程将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对T 细胞进行修饰,然后经过体外扩增再回输至病人体内,该方法在血液肿瘤治疗上的效果显著。然而,在实体肿瘤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实体瘤细胞外基质会阻碍CAR-T细胞浸润;另外,实体肿瘤会产生具有免疫抑制特性的肿瘤微环境,使得CART细胞免疫治疗受到了影响。
针对实体肿瘤的免疫治疗难点,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CAR-M)免疫治疗采用单核/巨噬细胞进行CAR构建,与CAR-T相比,CAR-M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也可以改善实体瘤肿瘤免疫微环境;且CAR-M更容易浸润到肿瘤内部,协同其他免疫细胞浸润肿瘤等。然而,目前对于CAR-M的研究较少,且巨噬细胞具有不会增殖的缺陷,使得CAR-M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较低,从而极大的限制了CAR-M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CAR-M细胞的杀伤能力,本申请提供靶向人HER2的CAR、CAR基因及其重组载体、CAR-M细胞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靶向人HER2的CAR。
一种靶向人HER2的CAR,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靶向人HER2的CAR,包括前导肽、胞外识别区、铰链区、跨膜区、胞内信号域;
所述胞外识别区为结合肿瘤抗原的HER2单链抗体;所述跨膜区为能够激活巨噬细胞吞噬信号的FcγRⅠ、FcγRⅡ、FcγRⅢ、FCER1G、CD36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胞内信号域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的P2结构域。
优选地,所述前导肽为信号肽SP。
优选地,所述铰链区选自CD8和CD28 hinge中的任意一种。
可选地,所述嵌合抗原受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本申请筛选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的P2结构域作为胞内信号域,并与前导肽、胞外识别区、铰链区、跨膜区进行组装连接,制备得到的嵌合抗原受体能够有效感染巨噬细胞,获得的CAR-M细胞对肿瘤细胞能够发挥高效的靶向性、吞噬作用和杀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和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014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