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猪1号染色体上与猪肋骨数性状相关的SNP标记引物对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83042.1 | 申请日: | 2022-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07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华;刘锴月;黄瑞华;侯黎明;尹彦镇;刘晨曦;王彬彬;蒲广;牛培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淮安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N15/11;C12Q1/6869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傅婷婷;徐冬涛 |
| 地址: | 21009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染色体 肋骨 性状 相关 snp 标记 引物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猪1号染色体上与猪肋骨数性状相关的SNP标记引物对及其应用。所述SNP标记位于猪1号染色体上的MTHFD1L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上,所述SNP标记的位点为国际猪基因组11.1版本参考序列中猪1号染色体WU_10_2_GL896601_1_56核苷酸位点的分子标记,且具有T/G多态性。一种用于检测所述的SNP标记的引物对,上游引物为:SEQ ID NO:2,下游引物为:SEQ ID NO:3。本发明提供的SNP标记可应用于猪肋骨数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中,通过鉴定该SNP标记的基因型来筛选具有多肋骨数的猪群体或品系。该群体或品系的建立能够提高猪的肋骨数和产肉性能,并且产生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与猪肋骨数性状相关的SNP标记引物对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猪肉在中国人的肉类消费结构中占比在60%左右,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人们对于猪肉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提升猪肉产量是育种过程中的重要目标之一,提升优质猪肉产量更是重要的方向。肋骨的数量会影响胴体长度和肉产量,肋排肉更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优质猪肉部位。肋骨数是衡量猪胴体产肉率的重要指标,肋骨与胸椎相连,胸椎的数目决定了肋骨的数目,1根胸椎对应2根肋骨。随着肋骨数的增加,猪的体长或胴体长也在相应的增长,每增加一根肋骨可使成年猪体长增加约60mm,猪肉产量也因此相应的增加,选育肋骨数性状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但是肋骨数性状主要是通过屠宰后测定,常规选育难度大。与传统育种相比,利用与性状相关的标记进行分子选择可以有效加快育种进程。研究猪肋骨数的遗传分子机制,鉴别影响猪肋骨数的有关分子标记应用于育种中,对选育多肋骨数和高产肉率的群体或新品系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传统猪肋骨数测定难度大、选育耗时费力,选育效果慢的问题,提供与猪肋骨数相关的SNP标记开发而成的选育分子标记。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检测上述SNP标记的引物对和检测方法。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SNP标记、分子标记、引物的用途。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猪1号染色体上与猪肋骨数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所述的分子标记序列如SEQ IDNO:1所示,其中含有一个与猪肋骨数性状相关的SNP标记位点,该位点为国际猪基因组11.1版本参考序列中猪1号染色体WU_10_2_GL896601_1_56核苷酸位点,在SEQ ID NO:1中所述的SNP标记位点位于第501位,存在T/G多态性;在苏淮猪中,该位点GG和TG型个体的肋骨数极显著多于TT型的个体;在长大二元杂交猪中,该位点GG型个体的肋骨数显著多于TT型的个体。
一种用于检测猪1号染色体上与猪肋骨数性状相关的SNP标记的引物对,上游引物为:SEQ ID NO:2,下游引物为:SEQ ID NO:3。
本发明所述的分子标记、所述的引物对在检测猪肋骨数性状和/或猪育种中的应用。
一种检测所述的猪1号染色体上与猪肋骨数性状相关的SNP标记的方法,包含PCR扩增国际猪基因组11.1版本参考序列中猪1号染色体WU_10_2_GL896601_1_56核苷酸位点的一段序列,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判读该位点的T/G多态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利用本发明所述的引物对对猪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猪组织样品提取总DNA;
(2)用已提取的猪基因组DNA为模板,使用本发明所述的引物对进行PCR扩增;
(3)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测序结果,判读在SEQ ID NO:1第501位的T/G多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淮安研究院,未经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淮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830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