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气象要素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16994.1 | 申请日: | 2022-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19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 发明(设计)人: | 谢鹏林;郭和川;任小勇;刘登云;杨光;张正晓;金兰;潘豪蒙;陈奇;周威;陈梁;周纯巨;李亮;陈仙乐;潘勃利;张业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永嘉县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10/04 | 分类号: | G06Q10/04;G06Q10/0639;G06Q50/06;H02J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俞宏涛 |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气象要素 电力 负荷 预测 方法 | ||
1.基于多气象要素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分别获取电力负荷数据以及气象数据;
步骤二:将步骤一获取的电力负荷数据进行分解处理;
步骤三:通过最大信息系数分时段计算各气象数据与气象负荷之间的关联性,并输出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气象要素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的负荷数据通过STL分解成趋势负荷、季节分量和剩余分量,且通过以下公式表示:
Yt=Tt+St+Rt;
其中:Yt为t时刻原始负荷;Tt为趋势负荷,St为季节分量,Rt为剩余分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气象要素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TL包括内循环和外循环,内循环得到的趋势分量Tt和季节分量St,外循环通过内循环得到的趋势分量Tt和季节分量St计算剩余分量R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气象要素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内循环包括以下步骤:
S1:去趋势:在内循环迭代第k+1次时,用原始序列Y减去上一轮迭代结果中的趋势分量即
S2:周期子序列平滑:每个周期相同位置的样本点组成一个子序列,通过Loess对每个子序列进行回归平滑,平滑后子序列记为
S3:周期子序列的低通量过滤:对S2获取的依次做长度为np、np、3的滑动平均,其中np为一个周期中样本数,用Loess做回归后得到周期子序列的低通量
S4:去除平滑周期子序列趋势:记周期季节分量为
S5:去周期:原始序列Y减去S4获取的周期季节分量
S6:趋势平滑:利用Loess对S5得到的平滑后得到趋势分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气象要素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Loess通过将样本划分成一个个小区间,对区间中样本进行多项式拟合,不断重复该过程得到各区间的加权回归曲线,最终得到完整且平滑的回归曲线,设待拟合的点为x,在Loess回归时,选择q个该点附近的邻居xi,i∈[1,...,q]来拟合x,每个邻居根据其与x的相对距离进行加权;定义λq(x)为最远邻居到x的距离,则每个xi的权重为:
其中:W为三次权重函数;vi(x)为xi的权重,距离x越近的点具有更高的权重,随着距离增大,权重逐渐减小,直至最远邻居的权重为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气象要素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序列中存在多周期性时,通过多级分解的方法剥离周期性元素,分解顺序为由小周期到大周期:首先通过STL得到小周期对应的周期季节分量、趋势分量和剩余分量;再使用STL从剩余分量分解出大周期对应周期季节分量、趋势分量以及剩余分量;各级周期季节分量、趋势分量分别进行叠加得到最终分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气象要素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序列中有异常值时则剩余分量较大,由此计算每个数据点的鲁棒权重,定义:h=6median(|Rt|);
对于t时刻的数据点,其鲁棒权重为:
ρ(t)=B(|Rt|/h);
式中:B函数为bisquare函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气象要素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的最大信息系数分时段通过互信息和网格划分计算:对于给定变量A={ai,i=1,2,...,n}和B={bi,i=1,2,...,n},其中n为样本数,两者互信息为:
其中,p(a,b)为A和B联合概率密度;p(a)和p(b)分别为A和B的边缘概率密度;
对有序对集合D={(ai,bi),i=1,2,…,n},定义划分G将变量A的值域划分为x段,将变量B的值域划分为y段,得到的G为x×y的网格,计算每一种划分方式对应的互信息MI(A,B),取其中互信息最大值作为网格x×y的互信息值,定义网格x×y下D的最大互信息公式为:
式中:D|G表示在划分G下的数据集D;Ω为x×y网格对应的所有划分方式集合,将不同x×y网格下得到的最大互信息归一化后组成特征矩阵:
式中:M(D)x,y为所有x×y网格组成的最大互信息特征矩阵,而最大信息系数定义为该矩阵中最大值:
式中:Q(n)为样本数n的函数,且Q(n)=n0.6;
并通过公式计算两个变量A和B的相互关联程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变量A的均值;为变量B的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永嘉县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永嘉县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1699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