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额发票收纳整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11195154.1 | 申请日: | 2022-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199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 发明(设计)人: | 周利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豪达(浙江)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2C9/00 | 分类号: | B42C9/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智谷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300 | 代理人: | 高照 |
| 地址: | 31805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额 发票 收纳 整理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额发票收纳整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定额发票的粘贴时,易出现间隔分布不均,易出现褶皱,粘贴页整体分布不均,发票易错位、歪斜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矩形盒,矩形盒左侧板上有槽口,槽口上有导向板;矩形盒腔内左端有涂胶机构,涂胶机构右侧有拉纸机构;涂胶机构包括长条板,长条板上有被动锥齿轮,长条板上侧有摆杆,摆杆端部上侧有第一圆筒,第一圆筒上端有第二圆筒,第二圆筒外侧有棘轮,摆杆上侧有圆板,圆板边缘有棘爪,被动锥齿轮两侧有不完全齿轮,矩形盒上有前轮;拉纸机构包括两个叶轮,转轮转动连接在矩形盒侧板上,矩形盒上有辅轮;矩形盒腔内有多个纵轴,纵轴一侧有弧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票据整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定额发票收纳整理装置。
背景技术
会计或者财务工作中,对于定额发票的整理是一件繁琐且不得不做的体力活,而且定额发票的面额有限,所以在一笔交易中会出现多张定额发票,且大概率还是连号的。定额发票的尺寸一般规格为175mm×70mm,为了方便整理和查账,一般会用固体搅拌将多张发票粘贴在一张A4纸或者账本上的粘贴页上,粘贴时,先用固体胶棒将第一张左端粘住,然后将第一张右端翻起,粘贴第二张,以此类推(如图1所示)。
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采用手动粘贴,手动方式时最多的是采用固体胶棒,逐一粘贴,如此,效率极慢,间隔不均匀,易出现褶皱,粘贴页薄厚分布不均、发票错位、歪斜,最终使得记账本整体出现错乱,效果不尽如人意,为后续的合计金额、稽核、装订、会计档案保管等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此处所述的固体胶棒特指办公常用的唇膏式固体胶,它是一类比较理想而美观的粘合剂,它是将热液注入模中,冷却后变成固体,装入唇膏式管中,形成固体粘合剂,外型像一只大号的唇膏和短粗的棍子,日常办公必不可少的一种粘贴工具。
现有技术中还有一些辅助工具,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6626867B)公布了一种财务票据整平黏贴装置,该专利涉及到机械传动、热熔、散热、熔胶等多个机构,属于专用、专一、量大等情况才使用的,而且太过理论化,对于大多数会计来讲,并不适合日常办公或者工作,实用性方面有待验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额发票收纳整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财务会计工作中对于定额发票的粘贴时,易出现间隔分布不均,易出现褶皱,粘贴页整体分布不均,发票易错位、歪斜的问题,同时也解决现有的辅助粘贴工具并不适应实际办公需求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矩形盒,矩形盒下端为开口状,矩形盒左侧板上有槽口,槽口上设置导向板,导向板右端倾斜向下;矩形盒腔内左端有涂胶机构,涂胶机构右侧有拉纸机构;
所述的涂胶机构包括沿前后方向布置的长条板,长条板固定在矩形盒腔内左端下侧,长条板与导向板平行,长条板上有能转动的被动锥齿轮,长条板上侧有与其平行的摆杆,被动锥齿轮的中心轴上端与摆杆中心固定,摆杆端部上侧经扭簧铰接有第一圆筒,第一圆筒上端转动连接有与其同轴的第二圆筒,固体胶棒插装在第一圆筒与第二圆筒形成的空间内,第二圆筒外侧有棘轮,摆杆上侧有圆板,圆板与长条板经连接杆固定在一起,圆板边缘有与棘轮配合的棘爪,被动锥齿轮带动摆杆往复摆动且棘轮到达棘爪部位时,棘爪能使棘轮转动使得固体胶棒中的固体胶块向上移动,被动锥齿轮两侧均有一个与其配合的不完全齿轮,矩形盒上转动固定有前轮,前轮能带动两个不完全齿轮同时转动,实现被动锥齿轮往复摆动;
所述的拉纸机构包括两个叶轮,两个叶轮前后对称布置在矩形盒腔内,叶轮转动连接在矩形盒侧板上,叶轮转动能使最下侧的发票向右移动,矩形盒上安装有辅轮,辅轮能带动叶轮反向转动;
所述矩形盒腔内右端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布置的纵轴,纵轴两端经扭簧铰接在矩形盒侧板上,纵轴一侧有弧形板,纵轴在扭簧作用下向下能将发票向下压紧。
进一步地,所述的叶轮包括圆盘,圆盘四周固定有多个弹性片;叶轮转动中弹性片与最下侧的发票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豪达(浙江)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豪达(浙江)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951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