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量阴燃参数的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54962.3 | 申请日: | 2022-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80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 发明(设计)人: | 黄鑫炎;林少润;秦蕴竹;陈玉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25/22 | 分类号: | G01N25/22;G01N31/1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庄敏芳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 参数 系统 测量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测量阴燃参数的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测试方式缺少对维持阴燃的供氧极限的全面认识,导致在该测量环境下,不同文献中所测量到阴燃点火及火蔓延的最小氧浓度差异较大,从而难以准确量化燃料特性及环境条件对阴燃供氧极限的影响机制的问题。所述测量系统包括:透明的阴燃反应室,其开设有进气口以及出气口;燃料层,设置于所述阴燃反应室内,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述燃料层的下方,出气口设置于所述燃料层的上方;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阴燃反应室并伸入所述燃料层中,并用于加热所述燃料层;供气设备,所述供气设备包括连接管以及气体质量流量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阴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测量阴燃参数的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阴燃点火及火蔓延供氧极限的研究及其有限,且多集中于在开放空间下测试阴燃点火及火蔓延的最小氧浓度(即氧指数)。现有的测试方式缺少对维持阴燃的供氧极限的全面认识,导致在该测量环境下,不同文献中所测量到阴燃点火及火蔓延的最小氧浓度差异较大,无法真正了解阴燃的供氧极限,也难以准确量化燃料特性及环境条件对阴燃供氧极限的影响机制。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测量阴燃参数的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测试方式缺少对维持阴燃的供氧极限的全面认识,导致在该测量环境下,不同文献中所测量到阴燃点火及火蔓延的最小氧浓度差异较大,从而无法真正了解阴燃的供氧极限,也难以准确量化燃料特性及环境条件对阴燃供氧极限的影响机制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测量阴燃参数的测量系统,包括:
透明的阴燃反应室,其开设有进气口以及出气口;
燃料层,设置于所述阴燃反应室内,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述燃料层的下方,出气口设置于所述燃料层的上方;
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阴燃反应室并伸入所述燃料层中,并用于加热所述燃料层;
供气设备,所述供气设备包括连接管以及气体质量流量控制装置,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气体质量流量控制装置的输出口、另一端连接所述进气口;
光学检测装置,所述光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阴燃反应室外,且正对所述燃料层的一侧设置,并用于监测燃料层的阴燃锋面的厚度和形状的演化。
可选地,所述测量系统还包括:
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阴燃反应室上,且延伸至所述阴燃反应室内的不同高度位置,并用于检测所述燃料层的不同高度位置的温度;
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分别与所述加热装置、所述气体质量流量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以及所述光学检测装置连接。
可选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用于放置在所述燃料层的不同高度位置。
可选地,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若干个热电偶。
可选地,所述光学检测装置包括红外相机,所述红外相机设置于所述阴燃反应室外,且正对所述燃料层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阴燃反应室内设置有气体平稳通过层,所述燃料层设置于所述气体平稳通过层上,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述气体平稳通过层的下方。
可选地,所述气体平稳通过层为金属格栅或金属珠层或玻璃珠层。
可选地,所述燃料层靠近所述出气口的一端设置有防吹层。
可选地,所述防吹层为棉花团。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测量阴燃参数的测量方法,所述方法基于如上所述的测量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未经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549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